來源:《光明日報》
2018-11-27 11:31:11
【經濟界面】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中國自貿區建設將釋放新的巨大紅利,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從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至今,我國自貿區建設已走過五年的歷程。五年間,全國先后有12個自貿試驗區建立,各地自貿區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形成很多成功的經驗向全國復制和推廣。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自貿區是國家的試驗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創新的高地,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從自貿區五年深耕,讀懂中國的改革開放。
福建自貿試驗區:創新落地生花,開放新姿顯現。新華社發
1、從一張清單到全國自貿區“雁陣”,打造開放創新大格局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具有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因此也成為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的誕生地。在這里,產生了第一張外商投資負面清單,5年時間4次修訂,從2013版的190條縮減到2018版的45條。
一張越來越短的清單,折射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理念、新實踐和新的里程碑。
“關于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社會各界普遍的關注點是負面清單的長短,但它實質上代表了外資管理制度的一種根本性轉變。”作為上海、福建、河南和海南等自貿試驗區方案與效果評估的牽頭專家,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杰對于負面清單的解讀有著更深的剖析和定義。
崔衛杰告訴記者,負面清單是政府管理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的一種直接體現,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它的完整提法應該是“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的長短僅僅代表了產業領域的開放水平,而準入前國民待遇及與其配套的備案管理等事中事后監管制度代表了制度領域的開放水平。
隨著我國土地、人口等要素紅利的逐步減弱,迫切需要在制度層面重新構筑我國國際競爭的新優勢。
“從當前我國開放新階段特征來看,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為代表的制度創新才是重中之重,這包括備案管理制度、信用平臺及信用體系建設等一系列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崔衛杰表示,自貿試驗區試驗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國進行了復制推廣,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政府權力負面清單”“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都是“負面清單”在其他領域的直接應用和推廣,其管理理念在其他領域得到了運用和體現。
上海自貿區在投資、貿易和金融等領域先行先試。改革的“苗圃”枝繁葉茂,一批批制度創新的“良種”從自貿區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播撒。據商務部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各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約56萬家,外資企業3.2萬家,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
2015年4月,廣東、天津和福建3個自貿區掛牌成立;2016年8月,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區;2018年4月,海南自貿區破土而出……五年來,從一枝獨秀到四朵金花,再到“1+3+7+1”的新格局;從沿海到內陸,從東北到海南,12個自貿區次第建立,形成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型“雁陣”。
2、從自貿區發端的創新舉措,引領你追我趕的改革競賽
世界銀行不久前發布《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跨境貿易得分從去年的69.91提高到82.59,排名從去年的第97位一下子躍升至今年的第65位。這份報告專門向全球推薦中國的一項改革舉措,那就是自貿試驗區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一點接入、一站式辦理,從“串聯式”申報,到一次性、同步化“并聯式”流程再造……作為一項發端于自貿試驗區、頗具代表性的制度創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僅成為自貿區建設的“標配”之一,還有力助推了我國國際貿易監管體系與國際接軌,成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我國是全球貿易大國,通過‘單一窗口’建設,能夠極大提高國際貿易供應鏈各參與方系統間的互聯互通,進一步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口岸管理和服務機制,釋放更大的改革紅利。”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工作組組長、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廣志指出。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改變了以往部門間無法打通的“痛點”,將各類申報和業務辦理系統集成和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從“人跑路”向“信息跑路”的轉變。
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處理了將近全國三分之一的貿易量,是全球業務處理規模最大的平臺。已建成的“3.0版”共包括九個功能模塊,覆蓋22個口岸和貿易監管部門,口岸貨物申報和船舶申報100%通過單一窗口辦理,服務企業達到27萬家。企業申報數據項在船舶申報環節縮減65%,在貨物申報環節縮減24%,累計為企業節省成本超過20億元。
為促進貿易便利,各地都在加快打造自貿試驗區速度。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口岸通關時間壓縮1/3;湖北推出“中歐班列(武漢)運單歸并、簡化申報”、減免稅手續匯總辦理等33項通關監管創新舉措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采信模式等15項出入境檢驗檢疫創新舉措,報關效率提升80%;廣東自貿區持續推進制度創新,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在構建智能化監管新模式、促進粵港澳經濟深度合作、推動貿易便利化上邁出堅實步伐。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五年來,各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的作用,試點內容不斷拓寬,建設布局逐步完善,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轉變政府職能等領域制度創新成果顯著,形成了153項改革試點經驗并向全國復制推廣,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復合型綜合改革態勢和開放創新格局。
在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秘書長尹晨眼中,“原來地方之間主要是GDP競賽,以自貿區為標志,逐步轉變為你追我趕的改革競賽”。
3、新突破呼之欲出,推動形成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瞄準難點,解決痛點,是自貿試驗區改革的主要特點。“2015年辦一張公共衛生場所許可證,花了整整20天;今年同樣是這個證,當天就能辦結。”上海自貿區和浦東新區2016年初在全國率先試點“證照分離”改革。2018年9月中旬,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
不久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國政府宣布,為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為全國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再次增設新片區。
“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和事中事后監管四大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推廣。新增片區是其向縱深推進的客觀需要。除了地域擴容,更重要的是內容,在哪些開放領域或制度探索方面,需要新的試驗突破。”崔衛杰表示。
上海改革開放經驗豐富,監管基礎較好,下一步可以圍繞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重點領域,選擇國際市場需求大,但對監管要求高、全國范圍一時不具備開放條件的領域,爭取率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大膽創新探索,為全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積累經驗。
上海自貿試驗區與浦東新區有一體化運作的優勢條件,未來,可以在借鑒全球營商環境領先的先進經濟體經驗的基礎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目前,我國前三批11個自貿試驗區已覆蓋東中西部及東北“四大板塊”和“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支撐帶,加上今年剛剛批復的海南自貿試驗區,在“點”上持續推進改革創新試點,不斷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而將自貿試驗區“點”上形成的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到全國,將在“面”上實現改革紅利共享。“隨著各個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和一批批改革試點經驗的復制推廣,必將形成點面結合、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崔衛杰強調。
高峰日前表示:“我們將緊緊圍繞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目標,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一步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在推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市場開放,繼續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先行先試,努力形成更多高質量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推動形成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