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12-22 08:03:12
【原標題】圓明園多棟建筑舊照首次公開
華人14萬歐元拍得相冊 海岳開襟、課農軒等建筑首次露面 專家稱對研究圓明園意義重大
↑三張照片分別為圓明園建筑慎修思永(上)、海岳開襟(左下)、課農軒(右下)供圖/劉陽
過去幾天,疑似圓明園龍首首次亮相法國某拍賣會的消息引發大量關注。相比備受關注的獸首,同天拍賣的幾本相冊顯得頗為低調。但對圓明園研究者來說,相冊當中多張從未公開過的照片,展現了圓明園部分未毀于英法聯軍之手的木構建筑的模樣,成為這些建筑已知唯一的影像記錄。12月21日下午,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在學術交流會議上公開了這組照片,“對研究圓明園的變遷意義重大,甚至可能會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14萬歐元拍來圓明園舊照
據拍賣行官方網站介紹,疑似龍首亮相當天,還有三本相冊參與拍賣。其中成交價最高的,是一本包含91張照片,估價600至800歐元的舊相冊,最終的拍賣價格為137500歐元。拍品介紹顯示,這組照片系法國人薩馬累于1880年至1884年間拍攝,主要內容包括法國風景、北京街貌、圓明園建筑等。
這樣一組構成復雜的舊照片何以拍出如此高價?對此,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理事劉陽解釋說,最終拍得該組照片的是一名華裔買家,也是他自己的朋友,買家之所以對這組照片情有獨鐘,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十幾張從未公開過的圓明園舊照。
劉陽介紹,拍賣當天,自己也一直在遠程關注相冊的成交過程。算上傭金等費用,買家為購買這組照片總共需要花費14萬歐元左右,但考慮到照片的歷史價值,該價格尚在可接受范圍內。他透露,同場拍賣的另外兩本相冊中也包含一些圓明園珍貴照片,但為了集中資金拿下這一本,只能忍痛割愛,“不過,那兩本相冊應該也是被華人買家買走了,因為最后是通過中文電話叫的價。”
照片為一名法國外交官拍攝
12月21日下午,借著一次學術交流會議的機會,劉陽經朋友許可,向學界同仁展示了相冊中的大部分照片。
展示還未開始,同場大部分聽眾已經支起了手機,準備翻拍這難得一見的圓明園舊照。劉陽介紹,對于北京圓明園在內清代皇家園林“三山五園”的拍攝,英國隨軍攝影師比托一直被稱為第一人,其所拍攝的清末時期人物照、風景照一直是大家了解那段歷史的重要資料。此后,德國人奧爾末最早參與了對圓明園的拍攝,其作品此后也曾被多次引用,或公開展覽。“17日疑似龍首拍賣當天,奧爾末的一本相冊也在拍賣,倒數第二手還是我叫的價,但最后還是沒有拿下來。”
而他介紹的重頭戲則是來自法國人薩馬累的這組照片,“薩馬累是清朝末年法國駐華的參贊,在北京生活了四年,是一個圓明園‘發燒友’。”劉陽介紹,之所以說薩馬累是圓明園發燒友,是因為他在來中國前,就專門購買了一本關于圓明園的相冊,等到自己到北京后,更是多次前往圓明園進行拍攝。“他的拍攝是非常專業的,而且只拍當時還保留完好的建筑,不拍毀于英法聯軍大火的建筑遺跡。”
課農軒等建筑露出真容
劉陽介紹,此次挖掘出來的這組照片最大價值在于,提供了許多已經被毀的圓明園建筑的原貌。“照片中拍攝了圓明園西部的幾座木構建筑,充分說明作者拍攝時,慎修思永大殿、課農軒、海岳開襟等建筑還沒有被毀。”
除此之外,得益于影像資料的直觀記錄,許多學界的猜想得以被證實或者推翻。“像海岳開襟,之前大家一直猜測說,是一座三層建筑,但根據照片來看,顯然這是一座兩層建筑。”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照片曝光后,就會發現以往對圓明園建筑的修復,有一些可能與原貌并不一致,“比如說三孔橋,看到照片后就會發現,原貌和復制品就是皇家園林和普通公園的區別。有些東西,確實是通過圖紙或者樣式雷的模型無法復制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影像資料在數字復原甚至實物復原領域,都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持。”
劉陽說,相冊里的多張照片是已知圓明園部分未毀于英法聯軍之手的木構建筑留在世間的唯一的影像記錄,是可以改變圓明園研究的一批照片。
影像里的圓明園變遷
按照圓明園遺址公園官方網站介紹,“如今的圓明園由清代緊相毗連的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是清朝五代皇帝歷時150余年,集中無數能工巧匠傾心經營的大型皇家宮苑。其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初是康熙給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賜園。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清政府的逐漸衰落和西方列強的侵略,這座凝聚著中國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舉世名園,于咸豐十年,即1860年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野蠻洗劫,并被付之一炬。過后40年,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園內殘存建筑,再次遭到官僚、地痞、奸商和軍閥的破壞,此后,一代名園圓明園逐漸淪為了一片廢墟。”
而影像的出現,則為這段歷史提供了最直觀的畫面資料。“像大家最熟悉的大水法遺址,現在只剩下幾座石柱,很難想象當年的原貌;但通過照片,就會發現,英法聯軍的大火后,西洋樓仍保留了雕工精美的構件,只是后來又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此外,高清的照片還能為找回圓明園流失文物提供助力,“前幾年我在西單附近閑逛時,在一間民居里發現了一對石魚,當時就覺得很像圓明園的建筑風格,但又沒有資料可以進行核實。后來就是因為找到一張照片,通過比對,最終確認就是圓明園的文物。還有現在放在頤和園的麒麟,看了照片,就會發現,原來是圓明園的東西,后來兩只麒麟都有受損,好在沒有壞在一處,就‘拼’出來了一只完整的麒麟。”(記者 孔令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