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9-01-18 10:24:01
半月談記者 范世輝 楊知潤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在一些農村地區,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令許多家庭不堪重負。河北省邯鄲市在6個縣區先行試點培樹婚喪嫁娶新風,自2017年12月份開展以來成效初顯,其得與失給各地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人人痛恨,卻又被裹挾著
“把老人安穩送走、看孩子順利結婚”是很多農戶窮其一生的追求,然而,一些地方的婚喪陋習,卻讓不少農村家庭陷入困局。
在邯鄲市的一些農村,村里的男青年結婚,彩禮錢得20萬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多。除了彩禮之外,其他開支名目眾多,例如“三金”、見面費、趕集費、媒人費等,合計約5萬~13萬。以廣平縣南韓村鄉南張村為例,辦一樁婚事的花費在50萬元左右,是10年前的7倍。
“過去在我們村,沒有十幾萬的彩禮,結婚根本不可能。”2018年七夕節完婚的廣平縣韓村村民閆靖濤說,相互攀比使金錢在婚姻中的分量越來越重,甚至出現幾家男方為爭搶女方輪番哄抬彩禮的現象。
喪事大操大辦也一度成風。燒紙房子、請歌舞、燃放煙花爆竹……不管生前孝不孝,死后風光走一程。一些村莊的農戶互相攀比,誰家有人去世了,如果沒請個戲班唱幾天,就會被人戳脊梁骨說不孝。
重負之下,苦不堪言。婚喪嫁娶支出已經成為農民沉重的負擔,人人反對、人人痛恨,卻又被裹挾著,只能照辦。很多人一輩子的積蓄,幾乎全部用在了婚喪嫁娶上。
自治組織引導群眾,制度紀律管好干部
為了遏止陋習舊俗,2017年12月,邯鄲市出臺了專門的實施方案,推出移風易俗工作舉措,選取6個工作基礎較好的縣(區)作為試點先行先試,向婚喪陋習宣戰。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都不情愿,只為面子。為此,試點縣開展起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充分運用電視臺、報紙、微信矩陣、大喇叭、展板、文化墻等群眾身邊的教育陣地,開展高頻次、多渠道的宣傳動員。
2018年七夕節,廣平縣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集體婚禮,儀式特別設了抵制高價彩禮巡回演講環節,演講團成員的演講不時引發村民熱烈掌聲。新郎閆靖濤說,他和妻子是“裸婚”,要在過去,女方不要彩禮,會承受很大壓力。如今,氛圍好了,不要彩禮反而覺得“有面子”。
試點縣區全面規范完善了農村紅白理事會,理事會將杜絕天價彩禮、婚喪事大操大辦作為重點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將標準細化到婚喪喜慶事宜的具體辦事流程、辦事標準和違反處罰措施。
如果是黨員干部,要特別簽訂《黨員干部移風易俗公開承諾書》。“辦事宴席不能超過幾桌,抽的煙不能高于多少錢,都有明確規定。”肥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田寶平說。
一面除陋習,一面倡新風。廣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慧芳說:“在全縣7個鄉鎮中,我們計劃每個鄉鎮選1~2個特色村建設集體婚禮場所,目前已經完成了7個。在蘭村建設的愛情廣場,涵蓋了愛情長廊、愛情園等,深受群眾喜愛。”
成效初顯,但任重道遠
邯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李彥力介紹,移風易俗活動開展以來,試點縣(區)以奢靡浪費為恥、以節儉文明為榮的輿論氛圍初步形成。據統計,鄉村紅白事辦理費用場均減少2萬元左右,降幅約為50%。效果最顯著的魏縣東代固鄉,白事辦理費用由3萬多元降到3000多元,大大減輕了農民群眾負擔。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婚喪嫁娶惡習產生有著深厚的土壤,即便是試點縣,推進情況也是參差不齊,移風易俗須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首先,仍有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必須進一步壓實黨委、政府的工作責任。李彥力坦言:“部分干部認為移風易俗管的是群眾個人私事,人情往來、愿打愿挨,黨委、政府強行干涉是‘手伸得太長了’,導致工作中說困難多、想辦法少。”
其次,必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一些干部群眾建議,應由紅白理事會牽頭,民政、宗教等部門參與,形成婚喪嫁娶必找理事會的俗規,綜合當地實際收入等情況劃定費用底線;紀檢部門要嚴格監督黨政干部和公職人員,對違反規定的要給予誡勉約談;明確移風易俗先進家庭可享受的民政、醫療、保障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還要發揮基層婦聯、共青團的作用,積極組織各種相親活動。
再次,扭轉舊觀念仍需在宣傳上“加馬力”。天價彩禮,大操大辦,很多農戶不愿為之,但為了“臉面”不得不為之。唯有通過大力宣傳,大張旗鼓地表揚零彩禮典型、推廣集體婚禮、嚴厲打擊婚喪嫁娶反面典型,才能改變群眾的“面子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