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1-08 09:19:11
圖為郭爽在美國科學協會年會上采訪
【演講稿】以科學的名義 跨越太平洋
大家好。我是郭爽,來自新華社國際部。
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故事,是另一位新華社記者“佳佳”。
兩年前,為了幫助“佳佳”采訪到硅谷科技界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凱文·凱利,我在美國給凱利寫了41封信。也正是這41封信,引出了一次越洋視頻采訪,“佳佳”出人意料地向凱利提了一個問題:“你喜歡我嗎?”
這個問題,隨即在互聯網上引起轟動。因為新華社特約記者“佳佳”是機器人,一個由中國科技大學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你喜歡我嗎?”這是人工智能記者,第一次憑借自己的思考,自發向人類提出問題。與以往我們提問,人工智能回答相比,這顯然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中國科技成果再一次贏得全球關注!
我曾用7年的時間,在美國記錄70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給世界留下的印記。過去,數不清的中國創業者,不遠萬里前往硅谷,去喬布斯的舊址,尋找創新精神。而如今,二維碼支付、共享經濟這些在中國大地已經隨處可見的科技應用,正在越來越多地帶動硅谷的創新。以至于有一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里·巴里什先生對我說:“你相信嗎,十年后,中國必將成為人類科技發展的一支主導力量!”
“你喜歡我嗎?”這不只是一句來自機器人“佳佳”的問話,更道出了“中國科技對世界友好”的特征與品質。
我用報道告訴世界,科學技術從來不是冰冷的,科技新聞同樣可以有溫度。用報道拉進距離、加深了解、增進互信,這難道不是我們記者的使命嗎?
不過,在美國擔任科技記者,有時也會被潑冷水,甚至還要面對人為筑起的藩籬。
我的第二個故事,發生在2017年。那是一個悶熱的傍晚,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一枚火箭直上云霄。火箭里搭載的,是第一個將被送入國際空間站的中國實驗。
在那座空軍基地,經常有火箭發射。然而在各國媒體云集的發射現場,中國記者被拒之門外。我的采訪申請一次次遭到拒絕,就連這一次也不能例外。
我只能遠遠地隔著一條河,目送中國實驗飛向太空,心里,卻是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美國,我發出的大量報道逐漸引起共鳴。
在美國工作的那些年,我不停地寫,全力去報道跨國科技合作與惠及民生。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國科學家敢于并希望在我的報道中發表觀點,他們大聲反對以科技的名義制造摩擦、壁壘、沖突,他們大聲呼吁:回歸科技合作!
我用報道告訴世界,在科技進步乃至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包容與合作永遠都是主流,一切別有用心終將化作歷史的塵埃!
科學沒有邊界,讓更多人超越隔閡、消除摩擦、放棄爭端,這難道不是我們記者的使命嗎?
在中美科學界很多有識之士有志之士,從來沒有放棄過真心的交流與誠意的溝通,他們深信“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2013年,我曾收到一封郵件,它來自美國宇航員摩根女士。她委托我,向當時正在天宮一號執行任務的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轉交一封公開信,并囑咐我將信件內容與所有中國人分享。
她在信中說,“親愛的亞平,我向你致以榮耀和愛的問候。在太空,請記得望向窗外,中國和這個世界美麗而迷人。”
王亞平很快回復了信件。這封信從天宮一號發出,由地面工作人員接收,再次由我轉交給摩根。王亞平回復說:“飛行期間,我常常望向窗外,無論太空還是地球,都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摩根、我、王亞平,我們三個女性,共同完成了一次太空通信。但作為中間人的我,也許能比她倆更深刻地感受到中美科學家的胸懷,以及他們對探索未知的共同信念。
我用報道告訴世界,在人類前往的新疆界,中國貢獻不可或缺,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連接起對科學合作、人類進步的共同愿望,連接人類對命運共同體的思考與探索,這難道不是我們記者的使命。
我是郭爽,新華社科技記者。我用記者的初心,科學的初心,去踐行中國記者的使命!
(新華社國際部記者,駐外工作近10年,曾任新華社洛杉磯分社科技記者。長年從事科技新聞報道工作,在中美科技交流、科技知識普及、科學思想傳播等多個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其采寫的作品多次獲評新華社社級好稿。2019年獲得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傳播獎優秀個人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