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1-04 22:11:01
新華社哈爾濱1月4日電(孫曉宇)黑龍江大興安嶺呼中區呼中鎮地處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北麓,歷史最低氣溫達零下53.2攝氏度,取暖期長達八九個月,被稱為“中國最冷小鎮”。
在寒冬中為千家萬戶筑起溫暖防線
下午兩點,在呼中區房產維修與供暖中心,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一輛鏟車將鏟斗內近4噸的燃煤卸入上煤車間內,一時間,燃煤散發的熱氣和灰塵彌漫整個車間。
煙霧繚繞中,工齡近20年的上煤工人劉慶濤和趙殿軍正拿起近2米長、10多斤重的鐵釬將燃煤“捅”過濾孔,經篩選后的燃煤由下方傳送帶輸送進鍋爐,燃燒效率更高。
每天,他們要在早八點、下午兩點、晚八點、凌晨兩點上煤4次,每次持續工作一個半小時,一天累計上煤350多噸。
半封閉的上煤車間沒有大門,天黑后,氣溫驟降,寒風‘灌’到車間里。他們后背上的汗水將衣服浸透,寒風中,衣服已經變成了一層薄薄的“鎧甲”,帽子、頭發和臉上結滿了冰霜,汗水與煤塵在臉上“交融”。
在不遠處的居民家,室內氣溫已有二十六七攝氏度,一打開門,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門里門外之間,有近70攝氏度的溫差。
供熱工人們為居民們構筑起一條溫暖防線。
做遠山林海的守護者
在距離呼中鎮中心近一小時車程的呼中區林業局提陽山管護區五號線354林班的作業現場,傳來了轟隆隆的油鋸聲。營林工人們正將林內的藤條灌木和病死木清理掉,為樟子松等樹種保留更多生長空間。
因天氣過于寒冷,工人薛興臣拉了好多次啟動器,油鋸依舊無法啟動,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喘了一口粗氣,熱氣隨即在面前彌散開。
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氣溫下,剛剛蒸好的饅頭,放在室外,不到一個小時,就凍得如石頭一般堅硬。早上出發前,工人們將干糧用衣服層層包裹放在背包內,中午時用火烤熱,就是他們的午餐。
為了防寒,張建偉戴著妻子為他做的“手悶子”,里面絮了厚厚的棉花。手套總被樹枝劃破,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那種五個手指頭的手套不行,戴上五分鐘,手指尖就凍得生疼。”他說,這樣的“手悶子”是他們隊里的“標配”。
一些工人說,為了方便干活,他們沒法穿太厚,在大山里干活兒更是沒法偷懶,必須要動起來,否則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根本待不住。
太陽落山后,工人們開始向山下的帳篷走去,他們已經在那里連續居住了四十多天,每天工作近八個小時。“夏天,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森林,再累也值了。”張建偉笑著說。
大山深處的“冰湖”,我們一直放心不下
早上7點30分,呼中區公安交巡警大隊大隊長姜旭滿還是放心不下呼阿公路53公里處那段“冰湖”路。他帶著三名交警,直奔那里。
“‘一九天’以后,有的地方地下水就開始從路邊的巖石縫中冒出來,流淌到路面上,形成冰包。”姜旭滿說,他們將這種路面稱作“冰湖”。
路上,姜旭滿說,極寒天氣下,他們出去巡查,執法記錄儀不到十分鐘就會“罷工”。連他們開的車,也時常因為嚴寒而拋錨。
吳軍、張磊、張樹明三名交警正揮動手中的鐵鎬,將“冰湖”刨碎,再將破碎后的冰塊清理到路邊。十幾分鐘后,他們的脖套和帽子上就布滿了冰霜。
民警們每三天就要來這里巡查一次,清理路面結冰,同時和相關部門在路上鋪設煤矸石用來防滑。“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將一場場交通事故扼殺在萌芽之中。”姜旭滿說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