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回眸2019 展望2020】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20-01-07 15:54:01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9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深化民生事項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盤點2019年的“民生賬本”——截至2019年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已達1279萬人,提前且超額完成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又有97個藥品談判成功并確定了支付標準,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一筆筆民生領域投入不打折扣地兌現,讓全國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最大的民生”穩如磐石

就業是民生之本。2019年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控制在5.5%左右的目標范圍內。

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得益于我國把穩就業列為“六穩”工作之首。中央反復強調要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系列實招、硬招為穩就業提供強力支撐。

黨中央把新增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作為穩就業的重點人群。為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2019年,我國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聚焦于就業重點群體的職業能力提升,力爭用3年時間培訓5000萬人次,其中2019年完成1500萬人次以上的培訓任務。根據人社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全國已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24萬人次,寧夏、貴州等21個省份率先完成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19年全年培訓指標任務。

在擴大就業容量的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普惠性社保降費,使各類企業“輕裝上陣”,更好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社保降費共為企業減免2725億元,預計全年超過3800億元。一筆筆省下的社保費,被企業用于投入研發、引進人才、開展培訓等,有效助力穩就業。

而隨著新產業蓬勃發展,催生了無人機駕駛員、數字化管理師、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農業經理人等新職業,擴展了就業新空間。

來自安徽省碭山縣官莊壩鎮的范占峰,多年來一直從事金針菇、袖珍菇種植等食用菌產業。憑借熟練的生產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暢通的銷售渠道,范占峰正式成為一名農業經理人,這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如今,范占峰所帶領的碭山縣蕈悅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引導貧困戶抱團發展、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等,不僅促進農戶持續增收,也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2017年以來,合作社已為村級提供2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用于村級扶貧事業。

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快速發展,創新創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讓穩就業基礎扎實、進展順利。

  切實解決民生痛點

看病、上學,是千千萬萬家庭最關心的兩件事。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在2019年年初就定下了硬指標:“2019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

財政在過緊日子,每一分投入都得花在刀刃上,切實解決老百姓最憂心的問題。

在教育領域,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是2019年的一場“攻堅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世紀城社區的世紀陽光幼兒園是一所小區的配套園,也是一所民辦園。轉為普惠園后,由于得到了政府的補貼,幼兒園每月保教費從3800元降到了750元,與同級別的公辦園收費標準統一。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2019年以來,在全面完成摸排工作的基礎上,教育部等7部門進一步加大治理整改工作力度,并將治理工作成效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務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有1.14萬所,占應治理總數的57%。配合“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第三期”的實施,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顯著緩解。

在醫療領域,國家醫保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合計已達13.5億人。同時,備受關注的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19年8月底,累計結算人次318萬,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21824家,國家平臺備案人數468萬。

過去的一年,越來越多的家庭發現,家門口就有學校能讓孩子就讀,而且辦學質量在提升;醫院雖然人還是多,但網上掛號方便多了,看病等的時間變短了,許多常用的藥品降價了。一個個民生痛點,正在穩步得到解決。

  養老與托育服務業蓬勃發展

民生保障并非單純花錢,而是“生產性投入”,投下去的每一分錢都能創造出更大的效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發展,努力滿足最終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養老與托育服務”等四個行業新增為“鼓勵類”行業。

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既能照顧老年人,又是創新創業的大市場。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養老服務供給體系不斷優化,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均得到蓬勃發展。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7.33萬個;其中,注冊登記的養老機構有2.99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有14萬多個,全國養老服務床位有735.3萬張。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動了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目前,全國民辦養老機構占比已超過50%。”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說。

老有所養,還要幼有所育。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我國提出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2019年,我國相繼出臺利好政策: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5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加大稅費優惠政策支持。

政策的扶持,讓托育行業井噴式發展。以上海市為例,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可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共有663家,其中舉辦托班的公辦民辦幼兒園共有450所,托兒所35個,各區辦早教中心11個,社會力量辦托育機構167家;目前,各類托育機構共提供托額2.81萬個,約可滿足47%有入托需求的適齡嬰幼兒家庭。國家衛生健康委還表示,托育的規劃制定特別要考慮到普通工薪階層的實際需求和承受能力,讓他們用得上、用得起;支持多元發展,鼓勵公辦、民辦幼兒園往下延伸,開設托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

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中國經濟也獲得了行穩致遠的厚重底氣與強大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穎 韓秉志)

[責任編輯:楊凡、韓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未來高考怎么考?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中新網客戶端1月7日電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教育部介紹,考查要求上...[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1-07

一個貧困村的“院士小院”

題 一個貧困村的“院士小院”。當劉扎丕得知,村里的活動室要變成“院士小院”,院士們還要在當地租土地,用現代科技種植洋芋時,他內心依...[詳細]
新華網 2020-01-07

四川實施飼料和獸藥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

新華社成都1月7日電(記者陳地)四川省農業農村廳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2020年開始,四川全面實施飼料、獸藥生產企業重點監控名單和黑...[詳細]
新華網 2020-01-07

珠江水系內河貨運量首次突破10億噸

新華社廣州1月7日電(記者田建川)記者7日從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獲悉,2019年珠江水系內河貨運量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創歷史新高,僅...[詳細]
新華網 2020-01-07

黑、吉探索建立哈長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聯合推進生態環保

新華社長春1月7日電(記者姚湜)記者從吉林省政府了解到,日前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印發通知,探索建立哈...[詳細]
新華網 2020-01-07

上海養老機構日常檢測結果:24家“較差”

新華社上海1月7日電(記者吳振東、郭敬丹)上海市民政局日前公布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首次日常監測結果顯示,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總體處于“...[詳細]
新華網 2020-01-07

玉樹學子回家路背后的10年60萬公里

中新社青海共和1月7日電題 玉樹學子回家路背后的10年60萬公里。從西寧到玉樹,這條路尕松達杰走了2年,用他的話說,“每年送我們上學的是交...[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1-0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