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0-03-21 08:47:03
封城不優雅? 錯!宅家隔離已開啟!
法國
歐洲疫情暴發得這么快這么劇烈,怎么法國人就是不上心?海外華人小伙伴們很常用的一個簡單粗暴的答復就是:唉,法國人心太大了。面對這種狀況,國內的親人看著也只能干著急。
北京的表妹找了各種關系,花了一個多星期才給我們弄到點口罩,準備寄來巴黎。她問我,巴黎會不會封城,如果封了包裹就到不了啦。我說,絕對不會。法國人的本性就是要么美,要么死。所以不會封城的,因為封城不優雅!妹妹的感嘆也很經典,她說:“法國人真的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啊!”
結果,我的話音未落,在3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第一次電視講話之后,16日他再次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全國進入抗擊疫情的“戰時狀態”:從17日中午起至少15天內全國要最大限度減少出行,走親訪友、外出聚會、逛公園都將被禁止,除了照顧家人、去醫院看病或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殊情況,違者將面臨38歐元至135歐元的罰款。
我和表妹的對話雖是半開玩笑,但已然成為半個假洋鬼子的我,篤定“法國人要么美、要么死”的說法話糙理不糙,因為每天我都和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法國人”樣本一起工作、生活——我的愛人法蘭克。
其實對這個樣本的觀察,可以從2019年12月開始的一場觸及全法、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說起。當時,因為公共交通和公共教育從業人員對法國將要出臺的退休制度改革不滿,集體決定要給政府施加壓力從而重新協商。如何給壓力呢?法國人最擅長的兩項:游行和罷工。
這次持續一個多月的罷工,給全國、特別是巴黎地區的全體民眾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一個多月,足以改變一個普通人的日常習慣。一天,法蘭克帶著怨氣送孩子上學,由于提前知道當天幼兒園負責廚房的人員罷工,所以那天只能把孩子在學校放三個小時,這對我們當天的工作安排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在他看到班主任的那一刻,竟然沒忍住怒火,沖著班主任大肆詛咒罷工的決策者們。走出校門,他立刻覺得不妥,給我打電話講述了一番,并懇請我三小時后去接孩子。另外,特意囑咐我,如果看到班主任請替他道歉。
后來,我們坐下來談過,我認為他的行為有些魯莽,甚至像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這可就打開了話匣子。法蘭克說,法國人對本國人吐槽時,很常用的就是“一幫被溺愛的壞孩子”。誠然,法國在二戰后進入到“黃金三十年”,從上世紀40年代走到今天,經歷過曾經的不易還能憶苦思甜的人幾乎均已不在人世,這七八十年走下來,人們太習慣養尊處優的狀態,沒有危機應對策略、沒有抗壓能力,盲從主流聲音,似乎進入了溫水煮青蛙的陷阱。
于是乎,衛生部長聲明說戴口罩沒用,除非有病情戴了自保和杜絕傳染,大家就都津津樂道。總統說,7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不建議走動了,剩下的絕大部分人就認為不必改變當下的生活方式。
今晚,和法蘭克一起去接孩子,我們并不知道幼兒園會關到什么時候。但我們聽到了一些家長的交談:“現在博物館、劇院、圖書館等等都不知道開不開了,可周末還是要帶孩子出去耗精力啊!唉,真是個煩人的事兒!為什么這些場所要關門呢!”“下周開始,每天都帶著孩子在外面吃飯,可以省點做飯的時間。”“你們要去哪個公園?我們約著一起玩啊!”……
獨自宅在武漢的父親牽掛遠在法國的我們,發了最新的美篇:“更令人擔憂和揪心的是,受國情的影響、文化的不同、代溝的差異,反復給孩子們講疫情的危險,防范的必需,宅家的重要,似乎感到效果不佳,無能為力。就像小時候,叫她們起床上學,不然就遲到了一樣,總是慢慢吞吞,急死個人。你真的是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文/彭子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