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強化制度優勢 提升治理效能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2021-03-31 14:55:03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更好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加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特別要求,明確要求在未來一段時期,“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該建議已經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得到通過,確立為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獲得法律指導地位。這樣的國家治理建設目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構想的延續,也是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發揮中國國家制度優勢,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的具體實現;既標志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的時代性升華,也是馬克思主義治國理政理論的進一步豐富、完善和提升,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想指南和明確的行動綱領。本文圍繞“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這個時代性使命,探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治理現代化重要論述的演進過程,梳理其內在邏輯,著力探討如何將國家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

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的演進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的提出經歷了不斷豐富、發展和提升的演進過程,有著清晰的內在邏輯。

首先,提出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首次創造性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將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被譽為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第五個現代化”,而這也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中國國家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綱領。

其次,戰略布局。在此后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上,黨中央先后專題研討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從嚴治黨,構建起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賦予它們非常豐富的時代性內涵,提出非常具體的可操作性方案,從思想理論、制度建設和實踐應用方面全面推進,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相關領域的面貌,中國的治國理政在思想理論上進入新階段,在實踐路徑上進入新境界。

再次,未來規劃。立足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豐碩成就和豐富經驗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2020年到2050年的“兩步走”發展戰略:經過從2020年到2035年的努力,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經過2035年到2050年的努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綜合國力走在世界前列。在這里,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和程度上呈正相關的關系,國家制度建設的現代化水平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機內容,也是其突出表現,還是其制度保障。

復次,完善構架。為了更好地推進國家制度現代化建設,經過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和三中全會認真研究,提出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建議,并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得到全面實施。這次在中央層面新組建了25個單位,涉及80多個單位,用3個月的時間順利完成,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將其推廣到全國各個層次,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對于黨和國家機構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性重塑。2019年7月5日,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繼續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重要講話中總結了此項重要工作及其所堅持的科學原則。其最根本的意義在于為中國社會未來長遠發展準備更加科學合理和功能強大的國家機構,極大地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最后,強化功能。完成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的全方位優化和重構之后,如何更好發揮其功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國家治理現代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系統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展的歷史性成就、顯著優勢,提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分別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其本質要求,系統闡釋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顯著優勢,指出了必須自覺堅持13個方面的制度,尤其探討如何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此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高度制度自覺。

 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的內在相關性和互動性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而制度優勢是通過治理效能得到表現和實現的,為此,必須認真探討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之間的內在相關性。

一方面,制度優勢是治理效能的必要前提。只有成功構建并不斷完善先進科學合理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才有可能推進良法善治,激發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有效推進治理現代化,創造出優良的發展績效,凸顯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提升治理效能既是強化制度優勢的積極結果,也是必要證明。只有通過良好的發展績效和治理效能,讓人民更好當家作主,創造時代偉業,才能彰顯國家制度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彰顯治理體系的功能特征和顯著優勢。

就中國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優勢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不斷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而獲得的,是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進程中得以展開的,也是在為中國人民謀求自由解放和幸福生活的不懈努力中創造出來的,還是在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得到表現和實現的。正是在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道路中,在有效解決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中,也是在促進中國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中,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既體現了客觀的要求,也獲得了發展的機遇;既得到了施展的空間,也展示出強大的效能;既迸發了無窮活力,也獲得了快速發展。

就其治理效能來看,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是幫助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僅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這個世所罕見的奇跡,也創造了“社會長期穩定”這個世所罕見的奇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風云變幻莫測、全球治理格局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這兩個“世所罕見”的奇跡在同一個時期在中國大地得以同步創造和實現,不僅獨一無二,也特別難能可貴。中國共產黨人依托于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帶領全體中國人民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走在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極大地彰顯了中國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

面對突如其來且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共產黨人毫不猶豫地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建立起強大的中央指揮中心和聯防聯控機制,將軍民、醫地、平戰等前所未有地內在結合起來,形成新型“舉國體制”與“萬眾一心”的有序結合,匯聚起最優秀的醫療隊伍、科研隊伍和社會工作隊伍,切實做好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切實在病人救治和疫情防控這兩個“第一線”發動起最強大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了疫情阻擊戰的決定性成果,不僅造就了英雄的武漢和英雄的人民,也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再次從功能實效上最大限度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對于其他社會制度而言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也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獨特效能,甚至可以說正在展示出某種具有獨特魅力的“中國國家治理奇跡”。

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的轉化是一個非常復雜和重大的系統性問題。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突出特點是開放性和開拓性,已有的制度優勢是否能夠長期保持發展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取決于我們是否能夠在思想上積極探索創新,在實踐上繼續變革開拓。中華民族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能否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順利開啟未來3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能否在“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四個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并切實取得成效。

“固根基”就是要夯實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經濟基礎、文化基礎、社會基礎、法律基礎和民眾基礎等,使之既能切實立足中國大地,又能切實站在人類制度文明建設的發展高地,把世界視野與中國特色內在結合起來,切實引領當代中國自覺行進在當代人類制度文明的發展大道上,指引人類和中華制度文明發展方向。

“揚優勢”就是要探討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發揮積極作用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和內部機理,創造良好的思想輿論環境,發掘和激發國家制度的內在潛能,彰顯中國國家制度的比較優勢,切實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使之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和實現。

“補短板”就是要研究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中各種制度之間的相關性和匹配度,探尋其內在合理結構和功能實現機制,及時發現其不足、缺失和短板,加強對其的理論探討和實際提升,防止出現制度性短板和政策性疏漏,促使其整體性完善和功能性提升。

“強弱項”就是要研究中國國家制度中各項制度之間的發展程度和功能互補機制,加強對于薄弱環節的鞏固和建設。要根據社會不同方面的發展進步所提出的制度性需求,審視和發現國家制度體系中與需要相應的缺失方面和薄弱環節,探尋其存在的緣由及其消解途徑,有重點地加以彌補和建設,探尋其功能性整合機制,優化國家制度的整體功能。

正是通過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等系統而又細致的功能性構建,才能更好地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國家制度體系,切實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才能將其科學地轉化為最廣大社會成員的共識,合理地轉化為趨向未來理想目標的實施路徑,有效地轉化為最廣大民眾的自覺行為規范,激發出社會成員奉獻社會和發展自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展示出優秀國家制度之“大道無形”和“無處不在”的特點和優勢,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從提升治理效能視角強化制度優勢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中國國家制度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已經進行了革命性重塑,通過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系統梳理,我們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提升治理效能的角度對如何更好加強國家制度建設、強化其優勢提出要求和建議。

首先,要從提升治理效能的角度認真探索如何更好地堅持和完善各種層次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地將中國國家制度體系分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三個大的層面。對這三個層面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我們都需要努力加以堅持和完善,但各自又有不同的具體情況,需要分層次和分程度地來加以把握。例如,根本制度涉及我們的國體和政體,是必須毫不動搖加以堅持的。我們既要勇于堅持也要善于改進黨的領導,既要勇于堅持也要善于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既要勇于堅持馬克思主義本真精神也要善于不斷推進其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既要勇于堅持也要善于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等。對于基本制度,重點在于各種制度內部與不同方面的有機協調與功能融合。對于各項重要制度則須根據實踐發展而不斷推進改革和創新。

其次,要努力探尋和克服妨礙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各種障礙。這里的障礙可能來自思想認識水平方面,可能來自價值觀念差異方面,可能來自體系機制不健全方面,也可能來自執行能力方面,等等。我們要努力提升思想認識,理順價值關系,健全運行機制,有針對性地消除各種障礙,促進系統功能的優化。

再次,要切實關注人民群眾訴求的多元化對于中國國家制度及其治理效能的嚴重挑戰。隨著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的多樣化和市場經濟建設,中國社會出現了巨大的社群分層與分化,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中國社會不同圈層之中,各自有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訴求。如何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群對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要求,對中國國家制度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復次,要特別注意中國國家制度從中央到基層的組織性暢通與功能性貫通問題。我國國家制度包含著從中央經過省、市、縣、鄉鎮到社區村隊等諸多層次和諸多環節,其中任何層次或者環節不暢都會妨礙整體功能的實現,影響到國家治理的效能。要堅持黨建引領、重心下移、科技賦能,不斷提升國家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各級地方治理現代化。

最后,在當前要特別注意國家制度體系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末梢功能構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國家制度的組織優勢需要通過系統的末梢功能而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就像人體需要各種類型的毛細血管滲入肌肉、皮膚等而保持肌體的活性與活力。要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良好的基層治理才能將制度優勢切實有效地轉化為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展示出國家治理的善治效能,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社科評論|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體制與運行基礎

[詳細]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1-03-3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