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女性
2018-10-31 11:39:10
山東代表·臧永芝
2016年,影片《回暖》在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獲“紅楓葉”組委會獎,隨后入圍中國國際青年電影展風尚獎。兩年后,該片斬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三屆國際微電影優秀作品獎……這部返鄉創業關注留守兒童、倡導社會大愛的影片女主角的原型正是山東綠鑫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臧永芝。
孟子故里的綠鑫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農民就業為己任,陸續安排周邊鄉親500余人就業。這些鄉親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使得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數量減少,更多的家鄉人安居樂業。同時,臧永芝和同事們堅持幫扶貧困老人、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創業之初,臧永芝夫婦帶著對未來的希望開始了他們的“北漂”之路。初到北京,他們做起了酒店配送生意。由于小兩口做人勤懇、價格公道、服務周到,合作客戶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長期合作配送的酒店大大小小達到了幾十家。正當生意蒸蒸日上、越做越紅火的時候,“劫難”卻降臨了。
1997年的冬天,一個大客戶突然人去樓空,30多萬元的壓貨款幾乎斷送了夫妻倆生存下去的希望,這些錢都是蔬菜批發商、親戚、朋友幫忙墊付的。“別人坑了我們,但我們絕不能坑別人,不能因欠別人的錢背一輩子罵名。不還清債務絕不離開北京!”從那時起,臧永芝和丈夫便把孩子托付給老家的親戚,開始了還債生活。三年間,兩口子平均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幾乎沒正兒八經地吃過一頓飯,都是靠著方便面、咸菜饅頭或者老家帶來的煎餅度日。靠著一輛平板車,穿梭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為了不讓家里的老人擔心,他們隱瞞了欠債的消息,沒有回家過一次年。
點滴累積,臧永芝終于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也贏得了新的起點,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食品配送公司。就在走向事業巔峰的時候,她反而決定回老家二次創業,“老家一樣有事業發展的舞臺,更能照顧好家人,同時也回報曾經給予幫助的鄉親們。”
臧永芝說,她和丈夫在北京奮斗的十幾年,兒女都是留守兒童,每次一回來,孩子都幾乎不認識他們。身為母親,她意識到母愛在孩子們成長路上是缺失的,“回到鄒城可以和老人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們感受到關愛,讓更多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們感受到溫暖。”
臧永芝非常關注周邊的留守兒童,并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大型公益活動,她不遺余力地幫扶貧弱,每年支持兩所小學2~3萬元助學金,每年資助貧困家庭、貧寒學子5~10萬元,周邊小學的百名貧困兒童得到過她個人的捐助。臧永芝不止一次對員工說:“四肢健全、年輕健康就是莫大的福氣,我們擁有就要珍惜,并且要盡可能幫助不幸的人。”每逢中秋、重陽、春節等傳統節日,臧永芝首先想到的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不僅提前給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更是經常接他們到園區一起過節,和他們一起做月餅、包餃子、吃團圓飯。
每每說起臧永芝,鄰里街坊無不稱贊。她是鄉親們的家人,用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反哺這片養育她的土地。如今,臧永芝投資5.2億元成立的山東綠鑫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已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先后獲得中國農業行業質量信用領軍單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德育教育基地、山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等榮譽稱號。
可在臧永芝眼里,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因自己幫扶而露出的笑臉遠比這些牌匾和榮譽更有意義,“這些貧弱者在我心里是我的家人,他們的冷暖即是我的冷暖。希望我的些許言行能讓他們的追求有希望,前行有力量,為他們撐起一小片天。”
臧永芝說,這也是她忙碌奔波的動力所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