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州日報
2017-05-17 13:41:05
“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我這一生,只想做出更精美的黑陶。 ”5月6日,山東十大最具創新力藝術大師、今年“德州工匠”“德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憲利用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黑陶藝術的執著。
巴黎國際科技發明博覽會銀獎、“西霞口旅游杯”第三屆山東省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金獎......在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董子文化街的憲利陶藝工作室,整面墻上掛滿獎狀和獎牌,記錄了王憲利30多年來在制陶業取得的成績。如今,55歲的他依然帶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一如既往地跋涉在黑陶藝術的道路上。
堅持“專”與“精”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王憲利至今還記得16歲開始學制陶時,陶藝大師寇維軍對他的教誨。憑著一股鉆勁,王憲利從德州工藝美陶廠的學徒到德州市工藝美陶研究所設計員,只用了4年時間。1987年,他帶著自己設計的首批“德州黑陶”在北京工人文化宮展出,引起極大轟動。
從此,你無我有,你有我專,你專我精,成為王憲利制陶的方向。為此,他走遍大江南北,用口嘗的方法分辨膠泥好壞;每次做陶他都用手工揉泥,以保證陶泥的質感;從不跟風使用氣窯,甚至自己親手用磚砌了兩座土窯。
為了搞創作,他在車間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8小時燒窯期間,他蹲守窯邊,時刻觀察陶器變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燒制的上百件作品獲獎無數。
恢復失傳千年的蛋殼陶工藝
刻刀飛舞,一個個精美的鏤空圖案,在厚度只有0.3毫米的黑陶器皿上逐一展現.....王憲利展示制作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蛋殼黑陶時,記者驚訝于工藝的精致和他手法的嫻熟。這種陶器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其制作工藝,失傳上千年。王憲利通過不斷研究、摸索,復燒了蛋殼陶。
為了實現陶壁從1毫米到0.5毫米的跨越,1986年,時任德州市工藝美陶研究所技術廠長的王憲利吃住在車間,用盡3噸陶泥,進行拉坯試驗依然沒有進展。可是就像被勾住了魂魄,復燒蛋殼陶的念頭在王憲利腦海愈加強烈。兩個月后,他再次扎進車間。 1987年初,終于取得進展——他將一塊鴨蛋大的陶泥拉到30厘米高,陶壁厚度僅有0.3毫米。
在蛋殼般的陶壁上雕刻鏤空花紋,不僅要求技術高超,還要求對陶的干濕度拿捏精準。試過35種辦法后,王憲利想到用寬口陶罩在蛋殼陶外晾陶的辦法。
1987年秋,當看到完整的蛋殼陶出窯時,王憲利高興地跳了起來。“雖然成功率只有1%,但很值得。 ”他回憶說。
首創“開片陶”填補世界空白
“匠者,始于心才能見于器。 ”對王憲利來說,從生活中尋找靈感遠遠不夠。他努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從傳統中汲取創新的養分。
隨著王憲利對中國陶瓷史的研究,他被宋代官窯開片瓷器的含蓄美所吸引。開片是器物在燒制過程中所自然形成的縱橫交錯、渾然天成的紋理,裂而不透,“合于天造,厭于人意”。無釉不開陶,這是陶瓷業的行話,而王憲利憑借自己出眾智慧和藝術天分,以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硬生生打破了這條定律。他發明的“無釉開片陶”紋理細密,透露著神秘的藝術魅力,在古典陶器的基礎上,又融入現代元素,實現了無釉彩陶“零”的突破,填補了世界空白,成為“中華一絕”。
窯變彩云陶、窯變瑪瑙陶、古韻窯變紫檀陶.....此后,王憲利創作的源泉被打開,一件件新發明問世。“藝無止境。”這樣的藝術信念鞭策著王憲利一如既往地追求著藝術的臻于完美。他要求自己對待每一件作品都要精工細作,精益求精,本著作品比生命更長久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黑陶。
記者 劉臻 通訊員 王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