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9-12 15:13:09
文|劉亞偉
上午正在網上書店挑書,突然聽到樓下傳來“磨剪子來戧菜刀啊”的吆喝聲,這久違了的聲音讓人頓生恍若隔世之感。
依稀記得小時候街上常有一種獨輪車經過,輪子是木頭的,很大,從街上走過時,發出吱吱呀呀的叫聲,車上裝著花花綠綠各種好玩好吃的東西。推車的人手里搖著一個撥浪鼓,卜卜噔卜卜噔……很遠就能聽見,我們就知道,貨郎車子過來了,就跑回家去,拿出自己平時積攢的硬幣或者是牙膏皮、廢鐵之類的東西,到花花綠綠的貨郎車子上換幾塊芝麻糖。
還記得見過剃頭挑子,一頭是幾層木箱,一層層拉開,里面裝的是各種剃頭刮臉的工具,一頭是只火爐子,火爐子上坐著一只鐵盆,一個面皮黑黑的老頭挑著,手里搖晃著一串鐵板,格朗朗、格朗朗地響過去。聽見人叫,就找個背風向陽的地方停下來,不慌不忙地放好板凳,等著。
要剃頭的人慢慢踱出來,倆人寒暄著,待人坐定,剃頭師傅便把早已備好的一方白布給顧客圍上,再打開爐門,用扇子把火扇亮。
燒水的工夫,剃頭師傅拉開木箱的抽屜,取出剃刀,拉起挑子頭上掛的鐺刀布,夸夸夸,上上下下摩擦幾下,再舉到眼前細細觀看。
等到盆里的水冒出了熱氣,便把磨好的刀子放在一旁,伸手到盆里試一下水溫,說,好啦,來吧!就開始洗頭、剃頭……
那時還有一種行當叫小紅爐,又叫錮爐擔,一人一挑,走街串巷,打制刀鏟勺剪等日常生活用具,兼著補鍋鋦盆;也有的三人一盤爐,一只風箱,推一輛二把手獨輪車,這種大多是走村串鄉,在農忙之前為農民打制鋤鐮镢锨、修理車輛農具。
街上常有賣陶罐陶盆陶甕陶缸的吆喝著走過,巍巍峨峨一車子陶器,用橫一道豎一道的麻繩捆綁著,賣者大多手里有一桿長長的煙袋,敲擊在陶器上,可以發出清脆的響聲,以此證明所賣陶器的成色和質量。
聽老人說,再早時還有一種牽駱駝走街串巷看病的大夫,俗稱駱駝先生,或“蒙古大夫”,手里搖晃著一把白銅大手鐲——一串鈴鐺穿在一個圓環上,舉手一搖,就發出“喤啷啷啷”一串聲響,于是孩子們一擁而出去看駱駝,小媳婦大嬸子圍上一圈,各自述說著身上哪兒哪兒不舒服,或是怎么才能生個胖小子,諸如此類。不管什么病,駱駝大夫一概全包,且信誓旦旦保證有效。只不過凡是到過的地方蒙古大夫一般都要隔上幾年之后再露面,免得被人找后賬。
近讀曲阜一中老教師周翰庭先生的《周鳳羽全集》,得知我的故鄉過去還有一種很特別的行當,叫做“提墊”。
曲阜是禮儀之邦,又是孔孟顏曾四氏世家大族聚居之地,對于從老輩子傳下來的磕頭的禮數特別講究,子女對父母,小輩敬長輩,下人下屬見主人上級,都要磕頭如儀。磕頭需要墊子——兩塊棉墊中間用布連綴,可折成手提箱模樣,提在手里,用時展開,十分方便,故稱提墊。這本來是種用品,后來卻演變為一種職業,從事者多為家貧無業的人,遇有四時節日或是婚喪嫁娶、賀喜慶壽之類的活動,行禮還禮,隆重而頻繁,這時“提墊”便聞訊而來,緊隨身后左右,隨時伺候,這邊剛要下跪,那邊及時展開墊子鋪好。
一名讓人滿意喜歡的“提墊”,也需要一些專門的知識,比如何時何地需要什么禮節是要熟記于胸的。再比如步伐,需要練會一種“趨”步,也即小步快走。
后來隨著磕頭改為鞠躬,“提墊”這個行當也就消失了。
隨著日用品實現工業化生產,城市化進程加快,超市深入到小區落戶,除了前邊提到的幾種,還有吹糖人的、捏泥娃娃泥哨子的、賣冰糖葫蘆的、修理風箱的、拉洋片的、修籠屜補篩子的等等,這些舊時走街串巷的常見行當,現在除了賣冰糖葫蘆的還延續著,其余大多已經絕跡。這是社會發展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只有收破爛的似乎不減反增,大行其道,據說有不少人以此發家致富,不過他們大多畫地分片蹲守,很少走街串巷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