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1-24 23:21:11
編者按:日前,德州市慶云縣尚堂鎮、德城區黃河涯鎮焦莊村、禹城市辛店鎮大秦村、樂陵市西段鄉西趙村、寧津縣柴胡店鎮崔楊村、平原縣前曹鎮西馬莊村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德州市審計局、德州監獄、德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德州市國土資源局、武城縣人民檢察院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德州市實驗小學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德州市文明辦副主任潘全柱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閃電新聞特別推出系列報道,帶您了解它們全國文明背后的故事。
齊魯網德州11月24日訊(記者 楊紅磊 王新 通訊員 華澤臣)隆冬時節,走進黃河涯鎮焦莊村,隨處可見成群的灰喜鵲,棲息在道路兩旁的核桃樹上吱吱喳喳,像是在訴說一個貧窮落后“后進村”如何“蝶變”成為富裕文明的“后勁村”。
在村文體廣場上,記者見到了焦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成崗,他還沉浸在獲得全國文明村鎮的興奮之中:“從落后閉塞、環境臟亂差到藍天白云、紅瓦白墻、瓜果飄香,村里干群齊心,強勢逆襲,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除“病根” 村民愿拆自家房
焦莊村有人口1300余人,280多戶,耕地2700多畝,在黃河涯鎮算得上是比較大的村莊,但是誰能想到在十多年前,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村民李德寬說:“出行難,俺是深有體會,村里沒有一條柏油路,晴天時路上浮土有30厘米厚,雨天更是泥濘不堪。因為路不好,農產品往外運輸十分困難,客商來村里收棉花,在村頭和村內的收購價格竟然能差一毛錢。”
要想富,先修路。經過規劃,村里計劃在東西方向修建4條道路,在南北方向修建2條道路,總長度達5000余米,將徹底改變焦莊村“無路可走”的困境。為了支持村莊發展,區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幫助修路。錢雖然有了,但一個更大的難題卻擺在眼前,修路需要拆除平房460多間,涉及110多家農戶。為贏得村民的支持,村里的黨員干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張成崗說:“開始的時候以為拆遷難度很大,意外的是,村民們都非常支持,往往是村干部剛進門說明來意,拆遷戶立即拍著胸脯表示自愿拆房。”從2006年4月下旬到6月初,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110家農戶自己動手拆除道路規劃內的平房。村民張文遠說:“拆自家房子,說不心疼是假的,但是看到村莊變得越來越好,俺從心底里覺得值!”
道路通了,在區、鎮兩級的幫助下,村里又建起1800多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在道路兩旁栽植冬青、核桃樹,6條道路和86條胡同實行全天候保潔,焦莊村徹底變了樣。村民焦振恩感慨地說:“活了大半輩子,哪兒能想到咱們住的村變成了這個樣,瞧瞧現在,爛泥路硬化成了水泥路,糞堆、柴堆、垃圾堆都沒有了,村子漂亮得跟畫兒一樣,你說咱還有啥不滿意。”
破“陋俗” 孝親敬老寫上墻
倡導文明和諧,陣地建設是關鍵。焦莊村投資近4萬元,粉刷墻體五千平方米,繪制宣傳畫100多條,涉及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孝親敬老以及未成年人關愛等內容。
村里有一條規定,家里有70歲以上老人的農戶,都要將自己如何照顧老人的承諾寫上孝親敬老墻,到年底,村里安排人員逐條檢查履行情況,并以此為依據,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
在承諾墻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十年前,村民史運莉家遭遇不幸,她的丈夫因車禍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生活重擔全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她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莊嚴地在墻上寫下自己的承諾:照顧好年邁的公公婆婆、癱瘓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十年過去了,在村里的幫助和史運莉的堅持與努力下,一家人從不幸的夢魘中走了出來,過上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以孝親敬老墻為突破口,焦莊村強力推進移風易俗,掃除陳規陋習。以前村里受傳統觀念影響,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等現象愈演愈烈,辦宴席動輒數萬元,讓紅白事變成了“面子事”。張成崗說:“現在村里婚事喪事都找紅白理事會,招待標準、時間、程序等一切從快從簡。”在他看來,紅白理事會的成立在遏制不良攀比之風的同時,也推動著村風愈加文明。
紅白理事會為村里營造了節儉、文明的生活方式,“理出”了文明新風。在此基礎上,村里進一步完善紅白理事會的作用,細化分工,明確職責,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形成機制健全、服務規范、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村民張玉亭說:“現在村里婚喪嫁娶,再也不用撐面子大擺酒席了,只要跟紅白理事會說一聲,就有人按統一標準給大家伙兒操辦,省心又省錢。”
謀“出路” 合作模式共致富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發展,焦莊村發展方向是啥,如何帶動村民致富?為此,村里多次組織村支“兩委”、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召開研討會,最終確定“發展集體合作社”的思路。
今年6月份,經過“兩委”討論決定,村里拿出400余畝耕地,成立佳榮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與農民簽訂協議,采取保底加分紅的方式,保障入社農戶的權益。張成崗說:“合作社的400余畝土地,涉及122家農戶,如何做通農戶的思想工作,消除他們的疑慮,是合作社成立運營的關鍵。”張成崗和“兩委”一班人,逐戶登門做工作,掰著手指頭給農戶算經濟賬。
有農戶問:“合作社統一耕種與自己耕種有啥區別?”張成崗說:“一家一戶耕種,不僅費時費力,種植成本還高,合作社統一耕地、澆水、收割,一畝地能節約成本60多元。”有農戶對自己的經濟收益表示擔憂,張成崗說:“入社農戶一畝地能享受950斤小麥、1100斤玉米的保底收成,對于超出部分,還能參與二次分紅,可以說是干賺不賠。”顧慮打消了,122戶農戶成為佳榮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首批社員。合作社成立伊始,沒有啟動資金,“兩委”成員集資10萬多元,購買農藥、化肥、種子。為節約資金,黨員干部還到合作社當“義工”,自己動手澆水、耕地。
對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張成崗充滿信心,他說:“我們將繼續擴大合作社規模,爭取讓更多的農戶加入進來,讓焦莊村走上共同致富,文明發展的道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