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活日報
2018-12-18 08:52:12
聶洪云講述打通遮虎嶺隧洞的故事。
隧洞南口蓋了小院加以保護。
改革開放的40年,中國人用勤勞與智慧,以改天換地的氣魄,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業績。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艱苦卓絕的奮斗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而在濟南就有一群人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打通了兩公里的隧洞,做出了開山引水的壯舉。
40多年前,興隆村村民以及水利部門工作人員等400余名“新愚公”利用3年時間打通了遮虎嶺隧洞,從而將錦繡川水庫支渠的水引入興隆水庫,解決村民用水難問題。如今,遮虎嶺隧洞經過改建成為五庫連通工程的輸水管道,在南水北調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修建水庫
為解決吃水難,村民出力建水庫
“之前,我們村的水井打上百米才有水,干旱的時候要到18里以外去挑水。”77歲的胡守范對小時候缺水的事情記憶猶新,他說在上世紀50年代末的人民公社時期,興隆村因地處山區且降水較少出現飲水困難,有時候他們要步行18里地去挑水,去一趟需要兩個小時。
胡守范說,由于村里嚴重缺水,他們盼著能在村莊附近修一座水庫。“1958年,那時候我只有17歲,就跟著村里的大人挖臥虎山水庫,當時就用小推車往外拉土,由于距離家比較遠,我們一直住在工地。”
“當時水利部門到我們村附近勘測過,說要建水庫,大家都很高興。”胡守范說,修建水庫可以保證雨天多的時候把雨水存起來,這樣就能保證他們村的70眼水井里有水,當時村民都積極報名修水庫。
據胡守范介紹,他們村附近的水庫就是興隆水庫,這處水庫在1963年前后修建完成,從那往后他們就不用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喝了。
穿山引水
四百余人三年打通2.6公里隧洞
與胡守范一同修臥虎山水庫的還有聶振興,當時他還是公社大隊社員中修建水庫的“連長”。“1958年,我爸去修臥虎山水庫時,我只有2個月大,我哥哥只有4歲。”聶振興的女兒聶洪云如今已是花甲老人。在她的印象中,她出生后爸爸一直在修水庫,修完臥虎山水庫又在他們村附近修興隆水庫,而那時她爸爸已經成為大隊書記。
“興隆水庫建好后,生活用水有保障了,但是農業灌溉又成了問題。”胡守范說,興隆水庫的蓄水能力有限,他們一直想把錦繡川水庫支渠的水引到興隆水庫,但是中間隔著遮虎嶺,必須鑿隧洞才能借水。“當時我爸爸先是給副書記做了思想動員,因為當時想穿山是很不容易的。”聶洪云說,她爸爸做通了大隊公社領導班子的思想工作后,就動員社員穿山引水。
興隆村一位參與開鑿隧洞的一位老人依然清楚地記得,遮虎嶺隧洞開工的日期是1971年8月23日。“當時還有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還用炸藥來炸石頭。”胡守范說,當時他們公社有24個大隊去挖隧洞,大約有400多人,他們是一天24小時三班倒,而且是兩側及中間位置同時施工,最終用3年多時間打通了遮虎嶺隧洞,從而讓錦繡川的水流入了興隆水庫。
據胡守范介紹,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打通了長達2.6公里的隧洞,從而解決附近村民的灌溉難題。
發揮余熱
40年后隧洞在南水北調中起作用
“這是隧洞建成時的照片,北側洞口還有興隆洞三個字。”12月16日上午,生活日報記者來到聶洪云家中,她講述了父親修建遮虎嶺隧洞的經歷,她說父親甚至在春節也沒回家,而是一直守在現場。“我小時候很少見到爸爸,他一直很忙。”談到父親春節沒回家過年的經歷,她一度情緒失控淚流不止。
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興隆村出現了拔地而起的樓盤,很多農民也不再種地,而遮虎嶺隧洞的農業灌溉功效也越來越弱。“以前要用水還得交錢,現在不用種地了,也起不到農業灌溉的作用了。”胡守范說,雖然遮虎嶺隧洞原有的農業灌溉功效減弱,但是它卻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發揮著作用。
“那個隧洞現在是五庫連通工程的輸水管道,對南水北調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聶洪云說,遮虎嶺隧洞如今仍在發揮余熱,因為五庫連通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一部分,當年所修建的隧洞改建后仍起到了輸水的作用。
現場探訪
隧洞北口變成暗渠,南口建小院來保護
12月16日中午,記者乘坐面包車,跟隨胡守范和聶洪云的丈夫探訪了40多年前所修隧洞的南北兩處出口。這兩處出口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隧洞北口因已被覆蓋而無法找到確切位置,與隧洞北口相連的露天溝渠也變成了暗渠,而隧洞南口則建了小院加以保護。
從聶女士家出發后,面包車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駛向隧洞北口。由于最后一段路程坡度太陡,面包車不得不停在附近一處平坡上,記者與胡守范以及聶洪云的丈夫徒步走下坡,然而最低處卻是一片枯草,他們并沒有找到老照片上的隧洞洞口。
“以前的時候,隧洞打通后,水就直接順著溝渠流到興隆水庫,現在出口被人蓋上了,原來露天的溝渠也變成了暗渠。”胡守范及聶洪云的丈夫在雜草叢中沒有找到隧洞北口的相關痕跡。不過聶洪云的丈夫解釋說,露天溝渠改建成暗渠,可以對水源起到保護作用。
隨后,記者又跟隨他們來到隧洞南口,那里已經建起了一個小院,小院墻面上貼著“南水北調東風洞節制閘”的貼紙。小院里有兩棟紅磚青瓦的尖頂小屋,房屋的墻面上貼著“五庫連通潤澤泉城”幾個大字。“其實東風洞就是興隆洞,這就是我們之前挖的隧洞南口。”胡守范指著這座小院說,40多年前打通的隧洞南口已經被后來建成的小院保護起來。
此外,生活日報記者還實地探訪了興隆水庫,在橫穿水庫大橋西北側岸邊也有一棟紅磚青瓦的小屋,該小屋是南水北調興隆節制閘。“當時修建這個水庫的確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如今這個水庫還是五庫連通工程的一個水庫,在南水北調中的作用也不小。”胡守范感慨道,如今的水庫甚至對保護泉水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延伸閱讀>>
45年前報紙還原“新愚公”穿山打洞
“一九七二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歷城縣英雄山公社興隆大隊黨支部書記聶振興,帶領著一只勘察隊從遮虎嶺勝利歸來了!要穿山打洞、引水灌田的消息,像插了翅膀,立即傳遍了整個興隆大隊。”1973年12月18日,《濟南日報》刊發了題為《遮虎嶺上新愚公》的報告文學,講述了當年的“新愚公”們齊心協力挖掘遮虎嶺隧洞的故事。
“咱和錦繡川水庫的五支渠只是一嶺之隔,可經常是眼巴巴地看著莊稼旱,有水過不來,這下可要徹底改變興隆面貌了。”該篇報告文學中,興隆大隊一位社員談到開山打洞的事情時說,他們盼著打通遮虎嶺隧洞,早日引水灌田,從而解決靠天吃飯的問題。
該報告文學稱,興隆大隊的社員們發奮圖強打石鑿山的消息傳遍了全歷城縣,在縣委和全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施工的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兩個豎井安上了卷揚機,風鉆代替了炮釬,電燈代替了土瓦斯,抽水和排煙也都用上了機器,這使工程進度大大加快了。
隨著工程進度的加快,新的問題也相繼發生,全大隊所有的石匠都上了工地,料石仍然供應不上,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展。這種情況下,鋼鐵姑娘隊挑起了這個重擔,她們負責打石料的突擊任務。自從鋼鐵姑娘隊成立后,最深的渠道她們挖過,最堅硬的石頭她們炸過,四十七米長的隧道,計劃打一個月,十五天就完成了。
相關新聞>>
興隆洞改建后成為五庫連通輸水管道
據媒體報道,五庫連通工程是濟南市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濟南市“六橫連八縱,一環繞泉城”水網規劃的重要內容。該工程于2014年10月啟動建設;2015年12月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達到日供水15萬立方米設計能力;2016年4月,完成工程階段性試通水,初步發揮優化水資源配置、完善城市生態水網等方面的效益。2017年2月22日起,該工程開始進行全面生態補源,對助力泉群持續噴涌和改善河道生態景觀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該工程利用臥虎山、錦繡川兩座水庫的地表水源以及黃河水、長江水客水資源,通過改造、新建供水線路,實現五庫連通和多水源聯合調度,向南郊和分水嶺2座水廠及興隆、漿水泉、孟家3座水庫和興濟河、全福河、洪山溪、大辛河4條河流補水,同時向邵而—展村、大澗溝等8處泉域強滲漏帶進行生態補水,從而構成5座水庫、2個水廠、4條城區河道及沿線8處強滲漏帶的“5248”水系連通格局。
12月17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聯系到了濟南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說興隆水庫與錦繡川水庫支渠之間的確打通了一條隧洞,起初打通這條隧道解決了農業灌溉、生活用水的問題,后來逐漸失去原有的作用。
“五庫連通工程的五座水庫指的是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興隆水庫、漿水泉水庫和孟家水庫。”該工作人員稱,興隆水庫與錦繡川水庫支渠之間的隧洞經過改建成為五庫連通工程的輸水管道,如今隧洞南口已經變成了南水北調東風洞節制閘,而隧洞北口以及露天水渠已經變成暗渠,能夠保證水庫之間的蓄水相連通。
(生活日報首席記者 程凌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