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9-01-18 09:30:01
75歲的聶紹錚在冰冷的出租屋讀書 記者李鵬飛 攝 記者李鵬飛 攝
歲末年初,想要盤點濟南的閱讀情況,從山東省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以及各大書店要來閱讀大數據。從這些大數據中,不僅看到了“網紅”濟南的某些精神氣質,還遇到很多有故事的人。比如75歲的聶紹錚。聶紹錚,2018年山東省圖書館借閱圖書最多的讀者,一年383冊,相當于每天閱讀1.04冊。想象中,這是一位退休的學者,生活優渥,含飴弄孫之余,繼續追逐精神生活。然而,當一個接一個問題拋出去之后,得到的卻是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
10平米小屋和383本書
電話里的聶紹錚,聲音文雅,吐字清晰,普通話和邏輯思維都很好,他說這383本書全部是他個人所借、所讀。
聶紹錚喜歡讀歷史、科技類書籍,中國歷史、外國歷史、科學技術、人文社科他都感興趣,去年,他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四庫全書》。
一年讀383冊書,有何快速閱讀的秘訣?聶紹錚說,并非所有的書都要精讀,每拿到一本書,他最先翻看的是標題和目錄,已經了解或讀過的章節,會直接跳過,只有感興趣的才會細細來讀,“這樣會比較節省時間”。
昨日下午,記者與聶紹錚相約采訪,終于與這位讀書人面對面。
鞭指巷,一棟不起眼的民房二樓,一間不足10平米的小屋就是他的家,每月租金300元。一桌、一椅、一張床、一副已經破了腿的老花鏡,還有一口既是碗又是鍋的小鐵鍋是他所有的家當。小屋雖然簡樸卻整潔舒爽,房門上還有“寧靜致遠”的字跡。聶紹錚本人也像他的家一樣。他的衣服不新,但是整潔,他的眼神純凈,無論面對多么難回答的問題,他總是耐心地解釋,真誠地看著你,毫無遮掩和躲閃。
屋里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聶紹錚就靠在床上蓋著被子看書。他的床角放著四本書:《灰章程》《天下選舉》《臺灣那些事兒》和《電子信息技術》,這是他1月16日下午借的,已經讀完。如果不是等待記者,他本打算這一天下午去省圖將書還了,再借新的書。
書的一旁,還有幾張密密麻麻寫滿字的格子紙,這是他的讀書心得。“‘國家大化’是我讀完《天下選舉》的心得。”他解釋說,古人相信人與人的不同,有一種人叫做“大人”,有一種人叫做“小人”,一個國家只有“大人”多了,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那為何要借一本《電子信息技術》呢?能讀懂嗎?聶紹錚坦言:“基本是半看半猜,很多看不懂的。”當年初中畢業后,他曾在中專修習過一年的無線電技術,“不過,跟那時候差太多了,近幾十年,科技發展很多,無論國際也好中國也罷,都有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以我也想補充一些科技常識”。
一本3.8元的書和流浪半生
他看起來落魄,游走在生活邊緣,可是他的靈魂深處繁華而又純凈。提及喜愛讀書的原因,聶紹錚說,他自小便喜歡看書,“但我小時候正趕上動蕩年代,我家成分不好,讀書很少,所以現在喜歡看書,算是一種情感作祟,我有一種讀書的‘饑渴’”。
聶紹錚曾是濟南一家化工廠的工人。然而,命運弄人,因為與領導有分歧被工廠開除,再加上家庭矛盾等種種原因,他最終離開濟南,開始了流浪生活,聶紹錚將其稱之為“逃難”。
“那時候很難的。”聶紹錚說,流浪期間,他不敢與人交朋友,也沒有辦法找工作,打了幾份零工也都不長久,最后只能隨身帶一個垃圾袋,沿途拾荒,“如果運氣好些的話,把當天的廢品都賣了,剛好夠一天買水、買飯吃”。
但就算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喜歡看書。“在垃圾桶里遇到廢舊報紙、廢舊書籍,就算是傳單,也是很高興的,就像撿到可以賣錢的廢品一樣,都是一種利益,只不過這是一種精神利益。”一到這個時候,他就會找沒車、人少的一個角落坐下來,靜靜地、慢慢地讀,“既是一種慰藉,仿佛也是我那時與這個客觀世界的一種聯系”。
就這樣,步行了幾萬里路后,聶紹錚用賣廢品的錢,從廢品站買了一輛自行車。從此,他便會將喜歡的書或者報紙裝在行李袋中,帶著到處走。說著,聶紹錚從抽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曾廣賢文》,這是明代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集結了從古至今各種格言、諺語。
聶紹錚說,這本書是1996年,他在廣西玉林火車站一個小書攤上買的,花了3.8元錢。在這本書中,聶紹錚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讀書感悟,有的地方他標注著“涵養”,有的地方寫著“中庸之道”,書上不夠用了,他就寫在紙片上,夾在書中。
“一直舍不得扔。”就這樣,這本書陪聶紹錚從廣西走到廣東,輾轉了大半個中國,度過了無數個孤獨的夜晚。“看得太多了,封面有些壞,我就又給它加了層塑料膜。”聶紹錚撫摸著封面說。
放下不如意,還是讀書吧
除了新疆、西藏、內蒙古三省沒有去過外,聶紹錚幾乎走遍了全國,2017年,在外漂泊35年后,回到濟南。沒有妻兒的聶紹錚,幸好在濟南還有個弟弟。弟弟給他租了鞭指巷的房子,因為聶紹錚的低保還在申請當中,所以眼下也是弟弟在為他墊付生活費。
有一次,聶紹錚路過山東省圖書館,“我年輕的時候在里面借過書,當時就很想進去借”。但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給聶紹錚留下很深的陰影,他不敢輕易與人交談,“就算對你這樣的小姑娘,我也不敢,我很害怕別人會給我不好的回應”。他說,自己是見門口沒有很兇悍的警察和保安,才鼓足勇氣走進了山東省圖書館,見工作人員和藹可親,沒有要與他打架的樣子,他才又一次鼓足勇氣去詢問辦理借閱證的事宜。
“沒想到很簡單就辦好了閱讀證。”從此,聶紹錚便開啟了他的“閱讀模式”。
夏天,他每天早晨4點起床。“先看書后吃飯。”聶紹錚說,這里面還有一些小聰明,因為看書時間長了,眼睛會累,所以他總是先看會兒書,眼睛累了,再做飯、吃飯。到了冬天,因為沒有暖氣和空調,他會起床稍晚一些,但起床第一件事仍然是看書,一直看到晚上。
他不愛看電視、聽廣播,更不敢交朋友,連只有一墻之隔的鄰居都稱不認識他,去圖書館借書也很少與工作人員交流。書是他唯一的陪伴,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讀書、借書。“讀了書之后,心里就會亮堂一些,充實些。”聶紹錚說,書里的一些格言警句、箴言,對人是很有好處的,比如他,無論生活給了他多少苦難,但一讀到這些格言警句,他心里或多或少就會有點兒底,有點兒數,“沒事兒的”。
面對一生苦難,不會有埋怨嗎?聶紹錚用他純凈、閃亮的眼睛看著記者,停了一會兒說:“埋怨啊,我要埋怨的人太多了,自己就麻木了,時間長了就不想了,還是看書吧!”
原標題:這個“流浪漢”讀書最瘋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