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照新聞網
2019-03-14 11:43:03
日照:聚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科技動能
——日照市科學技術局局長楊洪福訪談
記者:當前,我市正在全力以赴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打造“創新之城”。創新型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您能具體說說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定位和重點工作嗎?
楊洪福:我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定位為:建設面向日韓、對接京津冀長三角、融合周邊、在全省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外向型區域創新中心。目標是爭取到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2.5%,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5%。
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我市將統籌抓好日照高新區發展、駐日照大學二次創業、日照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企業孵化器、重點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招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技專項實施,這八大重點攻堅專項。按照工程化、項目化的思路,市科技局已著手開展了相關工作。
記者:省里將今年作為“工作落實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唱響“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請您說說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整體思路?
楊洪福:以創新改進工作,以落實體現擔當,市科技局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站在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高度謀篇布局,用系統化思維謀劃今年的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具體工作中,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總抓手,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服務鏈”五鏈共建,突出創新體系構建、創新平臺搭建、創新產業提升、創新主體培育、創新人才集聚五大工程建設,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在全省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
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標: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0.2個百分點,力爭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新增50家,力爭總量突破200家;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孵化面積15萬平方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億元以上。
記者:立足日照實際,您能介紹一下對農業方面的科技創新有哪些考慮嗎?
楊洪福:日照綠茶是我市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我市綠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茶葉發展仍存在零星種植、手工采摘、單機加工、工藝單一、技術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市提出依托嵐山茶葉農業科技園建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思路,市科技局牽頭編制了規劃,成立了籌建班子,協調嵐山區政府建設了農高區的科技孵化器,加快打造“北茶高科新城,海岸綠茶之都”。按照這一思路,加強與中茶院、北京工商大學等院所深度合作,開展茶樹新品種培育研究。下一步,將重點做好選育適合我市栽培的優質高抗耐寒茶樹品種(系),建立北方茶葉種質資源庫,建立茶葉良種示范場,加快低產低效茶園技術改造、建立茶園機械化生產示范園等工作,爭取年內創建為省級農高區。
記者: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是創新主體中的佼佼者。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如何,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方面有何舉措?
楊洪福:2018年,我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52家,總數達到144家,增幅居全省第2位。這144家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骨干企業支撐作用顯著、產業集聚帶動效應明顯、創新態勢積極活躍等特點。目前,我市高新技術企業中,收入億元以上企業27家,10億元以上企業4家,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條件比較嚴格,但一旦認定成功對促進企業科技轉型、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等大有益處,企業在稅收減免等方面能享受許多優惠政策。去年我市共兌現有關扶持資金3000余萬元。
記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市科技工作的藍圖已繪就,請再談一談如何推進這些工作落實落地?
楊洪福:市科技局把2019年確定為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年”,創新靠人,落實也靠人,必須突出“人”這一干事創業關鍵因素。要提高落實本領,健全落實機制,強化科技服務,從強化政治、能力、創新、作風、效能、紀律等方面著手,倡樹團結、開拓、務實、擔當、清廉的工作作風,錘煉學習能力強、服務觀念強、開拓意識強,擔當格局好、廉潔自律好、工作效能好“三強三好”的干部隊伍,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效能型、清廉型“五型”機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