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3-31 11:41:03
為了誤差不超兩根頭發絲
心無旁騖攻主業,濰柴機修鉗工王樹軍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大國工匠”
左圖:王樹軍和同事對濰柴一號工廠內的智能化生產線進行巡查。 右圖:王樹軍在維修器件。
中央精神和國家戰略的指向,就是要避免脫實向虛,要努力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不能是投機趨利。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3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時說
□本報記者 楊國勝 都鎮強
“機器人上料位置出現偏差,咱們再重新將位置找一遍,抓緊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影響了生產流程。”3月25日一上班,濰柴集團一號工廠西南角的加工二車間內,45歲的機修鉗工王樹軍就和幾名同事忙著維修新投入使用的智能物流系統的一個“小故障”。
不一會兒,大家的頭上就滲出汗來。很快,這一“小故障”得以排除,智能物流系統恢復了正常運行。
記者看到,整個智能物流系統由一臺六軸機器人、一臺直線軸及兩條輸送軌道組成。通過智能物流系統,300多斤重的氣缸蓋告別了人工作業環節,變為通過機器人抓取、軌道輸送進行作業,不僅不再像以前那樣費時費力,還大大減少了氣缸蓋的磕碰。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介紹了企業專注發展發動機主業的情況。總書記肯定了濰柴的發展思路,強調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
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濰柴進一步聚焦主業,引領中國重型商用車動力自主發展、邁向高端。其中,濰柴一號工廠所生產的H1高端發動機是拳頭產品,憑借世界一流的品質贏得了國內外廠商的認可,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而氣缸蓋是H1高端發動機生產中加工的兩大主要部件之一,如何提升效率就成了突破產能瓶頸的當務之急。顯然,智能化生產是首選。
“機器人適合2.5米回轉半徑內的環島作業,但我們的3臺斗山加工中心卻有兩道工序,需要設計成直線作業模式。設計之初,我們提出能否設計成地軌,從而實現3臺加工中心的柔性共聯。”王樹軍說。但鋪設地軌的方法之前沒有嘗試過,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這一探索,凝聚了他們團隊7個月的心血。其中,為保證兩條軌道間的平整度,需要先鋪設一條基準軌道,再進行查準、找平衡、反復調整,
最后的誤差“不能超過兩根頭發絲”。
最終,他們取得了成功。“使用機器人上下料,與人工作業相比,生產效率提升37.5%,將人工上下料造成的磕碰傷降低90%。”王樹軍說。
從普通工人,到首席技師,再到“大國工匠”,王樹軍的成長經歷,折射的正是濰柴聚焦主業、科技創新的奮進之路。近年來,濰柴堅持走“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科技創新之路,持續對科技創新進行高投入,僅發動機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50億元,擁有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
在重視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下,越來越多像王樹軍這樣的普通工人成長起來,成為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的主力軍。自2013年濰柴成立以“王樹軍”命名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以來,王樹軍帶領團隊改造、制造柔性設備生產線5條、自動化設備109臺套,實施重大創新項目230多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62億元。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把自己的‘田’種好,才能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走向世界一流。”譚旭光告訴記者,特別是要在發動機方面走向世界一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