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2-04 09:15:02
原標題:向海沿黃,看國家戰略里的山東機遇
來源:大眾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揮山東省國字號戰略平臺疊加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中貢獻山東力量。向海沿黃,山東有條件、有責任率先探索有效路徑,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對此,代表委員展開了熱議。
國際領先的海洋經濟示范區怎樣造
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新興產業
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國際領先的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在透明海洋、藍色生命等領域牽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逐夢蔚藍海洋,重大科技創新如何發力突破?科技創新又如何賦能海洋經濟轉型升級?
“對海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學、技術、產業三個方面,開展海洋科學研究首先要有平臺,報告提出建設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三個國家級研究機構或試驗場,就是在為海洋科技創新奠定堅實基礎。而聚焦透明海洋、藍色生命等領域,是因為它們在經略海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魏志強委員舉例說,中科院院士吳立新正在推進的“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通過先進的觀測設備和技術對深海能“看得清”“道得明”“報得準”,為我們從近海走向深海提供了前提基礎。
2019年5月,魏志強領銜申報“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并評審通過。目前,他主要集中于海洋大數據研發及工程化應用方面工作,這也是“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的重要一環。“擁有海洋大數據可以更好認識海洋,掌控大數據才能更好經略海洋。我們將繼續深耕海洋大數據智能分析領域,著力解決好海洋數據‘碎片化’問題。”魏志強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建設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這讓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龐重光委員深感振奮。2021年是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正式投用的第一年。籌建兩年多,該中心已經取得很大進展,形成了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學家團隊、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協同攻關的“1+X+N”模式,在健康海洋與生態安全、海洋農業與生物安全等方面,產出一批標志性重大原創成果。
“通過梳理13家共建單位的300多項可供轉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我們推動了新型生物催化劑、健康綠色養殖等多項成果與企業轉化對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富超說。
在審議討論時,代表委員們提及頗多的是建設海洋強省,就要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海洋科技與海洋經濟的緊密融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智慧海洋等產業,開工建設10個現代海洋產業重大支撐性項目。
“目前,全省海洋產業產值已占到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0%,占到全國海洋總產值的近20%。但是從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來看,山東海洋生物行業面臨很多困難。如海洋新產品、新用途的開發不夠,產品附加值普遍偏低。需要進行深層次的科技研發、功效驗證以及市場推廣,像海洋藥物、海洋新材料等高端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資金和長時間的研發創新。”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山東省海洋產業協會會長張國防代表說。
去年年底,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獲批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海藻糖類生物制品)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主要圍繞海藻酸鹽、巖藻多糖等活性物質在高值化開發應用領域關鍵卡脖子技術方面開展攻關研究。“目前,我們在藻酸鹽組織工程材料制備技術、高純巖藻多糖制備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生物醫用材料、功能食品、化妝品、生物刺激素等領域開發了上百種新產品,實現了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張國防說。(齊靜 張依盟)
以打造“兩廊”為抓手
奏響高質量發展“黃河大合唱”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保護是“先手棋”,高質量發展是“必答題”。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賦予山東重大歷史機遇”,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科創大走廊。
淄博高青黃河劉春家險工段,黃河在此拐彎后一路向東注入大海。2018年,高青在此建設了黃河安瀾灣景區,景區內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近年來,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擘畫推動,高青縣也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沿黃生態長廊。高青縣委書記王金棟代表說,“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青將實施黃河淤背區及堤岸廊道建設,打造百里生態黃河生態長廊,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設計階段,未來47公里長的黃河高青段都會和安瀾灣一樣。”
大江大河治理保護是新挑戰,新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和高青一樣,沿黃很多地方都在探索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對此,中國鐵建華中區域總部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挺軍委員建議,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需要串點成線,加快構建黃河沿岸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機制,建立多方協同工作格局,嚴肅查處各類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全力保護黃河山東段生態環境。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各地區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作為黃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山東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提出將按照打造黃河流域科教創新生力軍的思路,建設黃河下游科創大走廊,為重大國家戰略實施貢獻山東力量。
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委員的建議與此有關。為全面打造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他建議,支持駐濟高校、科研院所與沿黃省市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黃河流域高校創新發展聯盟、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加強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鄭洛新、西安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對接合作,共建科技園區、新型研發機構和成果轉化平臺。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合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攜手打造黃河流域科創帶。
渤海科創城是黃河下游科創大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代表說,近年來,濱州堅定不移實施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城市建設,魏橋國科研究院5個研究中心、10個聯合實驗室和7家科技公司、17個科技項目全面啟動,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基本建成投用。在科創驅動下,濱州產業結構加快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積極推動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二期工程、魏橋國科研究院創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加快渤海科技大學籌辦、濱州學院更名山東航空學院等步伐,全力把渤海科創城打造成為省級創新發展聚集地、區域經濟增長極。”
“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和科創大走廊,將對山東發揮龍頭作用起到強大支撐作用。”山東大學教授、黃河國家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余東華認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需要軟硬兼施,除了項目、平臺、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還要考慮軟件建設,“建議在抓好省內沿黃地區協同機制建設的同時,牽頭構建黃河流域9省區的協同機制,共同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黃河大合唱’。”(王建 趙豐)(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