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06-11 07:19:06
原標題:動能轉換:青島產業脫胎換骨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 欣
5月31日,青島市第二季度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金融等領域計劃總投資873億元的65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個,中國500強企業4個,行業領軍企業24個。這些能級高、產業帶動性強的項目落地,是青島產業加速動能轉換,全力提檔升級的最真實寫照。
變革往往是競爭格局重塑的最佳機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受困于工業發展新動能不足的青島以時不我待的姿態和“鳳凰涅槃”的決心,搶抓“窗口期”機遇,謀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產業能級再上新臺階。
上下同欲者勝。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肩負引領重任的青島,根據山東省“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總體部署,已經成功走完“前兩步”,正在“五年取得突破”的第三步進程中全力奔跑。
制造業找到“第二曲線”
制造業是青島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某種意義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成敗,直接決定著青島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敗。
近年來,青島一邊直面產業發展短板,一邊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發展大計,在增量崛起和存量變革上雙管齊下,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制造業面貌正在脫胎換骨。
位于即墨區的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奇瑞項目現場,建設工作正如火如荼推進。作為奇瑞在青島落子的首個項目,該乘用車基地建成后可年產瑞虎9X平臺系列乘用車整車30萬輛,進一步豐富“青島造”汽車家譜的同時,也將壯大青島汽車產業規模,助力青島汽車產業鏈向萬億目標加快邁進。
短短幾年時間便迅速成長為青島“第一產業”的汽車產業,是青島若干新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一個縮影。面向未來,青島重點布局集成電路、傳感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等新產業,加大招商和政策扶持力度,惠科半導體、富士康封測、美錦氫能科技園、空客直升機、歌爾智能傳感器、庫爾新材料車體、一汽解放商用車研究院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填補了青島多個產業空白。
新項目、新產業建設和培育周期長,既有存量是否能積極主動擁抱變化、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就顯得尤為重要。
依托工業互聯網,青島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提速,走向縱深。全市已認定智能(互聯)工廠、數字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等相關項目462個,累計獲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2個、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5個、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9個,中央財政給予2.4億元資金支持。
產業降本增效顯著。采樣分析顯示,改造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8.8%,產品不良率總體下降27.5%,運營成本平均下降27%,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6%,庫存率下降35.2%。遠程運維、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協同制造等依托工業互聯網涌現出的一批新模式新業態催生出產業全新增長點,特銳德、宏大紡機、酷特智能、寶佳自動化等一批企業找到第二條增長曲線。
創新是產業迭代升級的關鍵動力。先后建成山東船舶海工裝備創新中心等5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占全省的42%;累計創建4家國家級、17家省級和48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70余件作品榮獲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德國紅點獎等國內外工業設計大獎;累計創建1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7家、省級單項冠軍31家。
經歷了轉型“陣痛”的青島,如今終于迎來了一條全新上揚曲線的開端。
疫情沖擊下的2020年,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同比提升4.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動能持續增強發展后勁,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其中,裝備制造業累計增加值增長9.7%,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1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92.5%;規上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累計增加值增長4.2%,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27.7%,拉動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21.3%。
數字經濟打開新空間
不同于傳統制造業,新科技革命所驅動的制造業產業變革,讓產業間不再涇渭分明,而是越來越表現出跨界融合屬性。加速蝶變的青島制造業,也在向其他產業輸出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助力更多產業領域轉型升級。
今年3月,在濟南舉行的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上,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總部項目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內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首個算法平臺的開發者,極視角已完成由北高峰資本與天奇創投合投的C1輪融資,它的落戶對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好。
不只極視角,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經濟企業紛紛與青島開展日益緊密的合作。既有創新奇智、高重科技這樣的人工智能獨角獸和新銳企業,也有華為、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東華軟件這些行業絕對頭部。理順這背后的邏輯不難發現,青島越來越活躍的制造業變革和創新以及工業互聯網探路實踐是促成它們成為青島合伙人的重要推動力。而它們的到來,也為數字經濟時代青島服務業轉型升級貢獻了重要力量。
2020年初,青島立足實力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工業互聯網為優勢特色,成為繼福州、廈門、蘇州、武漢后,全國第5個摘得“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稱號的城市。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0.3%和11.2%,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31.8和2.7個百分點。其中,數字內容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6.0%和22.8%,合計拉動行業增長5個百分點。
事實上,企業內部的改變更為劇烈。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青島制造的優秀代表,也早已不能單純地用工業來定義。截至目前,青島已累計培育10個國家級、28個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附加值更高的專業服務成為它們重要的利潤點。2020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全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遴選名單,共涵蓋40個企業和20個地區。海爾集團、青特集團、特銳德3家企業和城陽區入選,青島獲評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
釋放更大溢出效應
產業動能的加快轉換,也在不斷推高青島對區域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三核”之一,青島引領能力日益增強,為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澎湃動力。
今年3月,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決賽優勝者名單公示,青島智能家電集群和軌道交通裝備集群入選,成為全省“唯二”上榜的產業集群。這個廣泛受到各省市關注和談論,被視為先進制造業“國家隊”的名單,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通過競賽方式“賽馬論英雄”,從不同行業領域內的領先者中按照統一的評價標準遴選而出。
未來,在承擔國家使命、打造具備世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代表我國沖擊“世界冠軍”的進程中,青島兩大產業集群勢必將釋放更大溢出效應,帶動更多產業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依托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青島地鐵協會,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等發起成立的山東省軌道交通產業協會,助力打通省內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搭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資源匯聚平臺,加快全省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歷經超過5年探索“編織”的工業互聯網,也在助力加速整個山東的產業重構和新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期,防疫物資緊缺。海爾卡奧斯充分發揮出對產業鏈資源強大的重構和配置能力,48小時上線了國內首個醫用物資供需對接平臺,三天時間推出了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復工達產服務平臺。在山東,助力淄博海思堡、青島環球等服裝企業火速轉產口罩、防護服。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是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關鍵在產業一體化,最難也在產業一體化。而工業互聯網的青島實踐和打法正在推動五市產業一體化加速破題。
目前,海爾卡奧斯已與膠東五市若干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打造綠色化工、石材、鋼鐵、漁具等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膠東經濟圈優勢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產業鏈、推動企業深度協同,形成高效的生產供應鏈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
以場景開放為依托,膠東五市工業互聯網合作日趨緊密,更多企業間合作正在展開。2020年9月舉行的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膠東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將供膠東五市工信部門、工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進行對接交流,延展特色產業鏈條,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新生態。此外,膠東五市還共同發起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倡議,約定將定期發布五市工業賦能場景,促進五市企業之間協作配套。
毋庸置疑,青島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行先試和大力探索,在山東依托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中發揮著引擎作用。以青島的實踐為基礎,2020年11月山東與廣東同批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支持創建全國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山東將通過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數據要素活力、加強融合創新應用、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風已起,勢不止。鉚足全力、加速奔跑的青島,距離全面重塑產業新優勢的目標已經不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