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
2022-05-19 15:10:05
原標題:課堂融合 產教融合 青島理工大學跑出科創“加速度”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5月18日訊(通訊員 王妍 花會娟 周小琳 記者 于潤)在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195班的張源同學正在給大家展示他的發明創造:“這是水族箱用浸沒式固定化硝化細菌水處理裝置,主要是將硝化細菌固定在懸浮生物載體上,完全浸沒于水族箱內,隨著裝置的運行,水族箱內的水質得到凈化,成功解決了水族箱頻繁換水所帶來的問題。”
談起這項發明的背景,張源介紹說:“我家有個大魚缸,每周都需要換水,一次就要倒掉大半缸水,又麻煩又浪費,我就想利用專業知識解決水族箱需要每周頻繁換水的問題。在老師和學長學姐的幫助下,我完成了這個裝置的制作。”裝置制作好后,張源先在自己家的魚缸里運行,半年過去了,張源家的魚兒活蹦亂跳、魚缸沒有換水,去實驗室化驗魚缸里的水質,幾乎檢測不到氨氮與亞硝酸鹽氮。試驗成功、裝置合格!
在導師的幫助下,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組建了以給排水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為主的“蝶舞水處理團隊”,對工作原理和裝置進行優化。團隊深入當地水族館、養魚愛好者的家中,通過探訪、座談等形式了解水族箱的現狀,在導師幫助下進行工作原理實驗和裝置試驗,優化水處理方式和裝置內部結構,使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實用性強的特點。
團隊指導教師、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畢學軍教授介紹:“團隊成員創新性地提出水族箱水質凈化裝置,在構思及設計上均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有批量化生產可能。同學們通過參與此類創新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幫助團隊進行科研的指導的同時,畢學軍多方聯系企業,幫助團隊完成專利轉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科研動力。
團隊在實驗室中完成了10余個裝置制作,并將這些裝置免費發放給了養魚的居民、水族店進行試用,得到了用戶的良好反饋,水族店王老板說:“真心覺得你們的設計不錯,要不還是說你們大學生厲害呢,省了我很多事兒!”水族愛好者宋先生說:“我都半年沒換水了,很好很美觀,而且對魚兒也沒什么影響,特別是家中小孩兒特別好奇喜歡。”“目前感覺挺好用的,我親戚來我家都問我來著,說這個裝置挺好的,他們也想試試”......
用戶的認可,是對整個團隊工作最大的鼓勵。目前,團隊已經申請發明專利1項,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團隊成員孫鵬成說:“我們要積極利用課堂內外的時間,邊學習邊實踐,要觀察生活,熱愛生活,讓課本知識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為社會發展作出小小的貢獻。”
“科研是最好的課堂。”把科研、競賽等作為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與進來,“倒逼”學生通過第一課堂補充、強化理論學習,學生越學越有勁兒。畢學軍教授介紹說,在傳統的授課模式下,常常有學生“吐槽”學習內容枯燥,即便課上聽懂了,課下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為避免學用“兩張皮”,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將體現學生學科能力的科研競賽、專利發明“搬”到課堂上,打通專業與產業,實現“同頻共振”。
“沒有學校政策的支持和導師、科創輔導員的傾心指導,我們的產品不可能這么快完善。”“蝶舞水處理團隊”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學校、學院大力推動產教融合的舉措。
“要培養出滿足國家需求、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新工科人才,僅靠書本知識和課堂傳授是遠遠不夠的。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通過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條專業特色鮮明的教學改革之路,讓學生在更多彩的成長跑道上,跑出最好成績。”學院黨委書記馬莉說。
下一步,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將以產教融合為主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依托實訓基地平臺,注重學習成果轉化,將專業知識技能應用于生活中,致力于培養造就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和卓越實踐能力的創新生力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