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11-17 09:58:11
原標題:記者蹲點|鮑魚“南下北上”記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記者蹲點|鮑魚“南下北上”記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當下,數以千萬計的鮑魚正從榮成海域分批南下,將在溫暖的福建海域越冬,待來年四五月份再返回榮成。一來一回的南北轉場,讓鮑魚的生長周期縮短了一年以上,更是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也使得原本作為海珍品的鮑魚被端上尋常百姓的餐桌。
從“鮑魚不過成山頭”,到大面積養殖,再到“南北接力”養殖,30余年間,榮成漁民以不斷創新,讓榮成鮑魚走上更多人餐桌。
鮑魚如候鳥
凜冽海風中,黃海一隅的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小型漁船穿梭其間,漁民將一個個數十斤的養殖籠拖拽上船,駛向寬闊錨地,在此停泊的大型運輸船垂下吊鉤,將養殖籠吊入大船的水艙內……
進入11月以來,這種繁忙的海上作業場面一直在榮成多個海區持續,養殖籠里是鮑魚。它們將被轉運至福建的莆田、寧德、福州等地海域,待來年四五月份再被轉運回榮成海域。
為何如此大費周章?“為了鮑魚存活和快速成長。”榮成市海洋發展局分管漁業的負責人楚海軍解釋,鮑魚成長最適宜的水溫是在12℃至25℃之間,溫度過低或過高生長緩慢,會引起大量死亡。“在冬季,榮成海域的水溫會降到1℃左右,這種水溫下的鮑魚幾乎是停止生長的,死亡率高達30%左右,一旦遭遇寒潮堪稱滅頂之災。運到福建海域后,在五六個月的越冬期內,1到2厘米的鮑苗就能長到3到4.5厘米,成活率最高可以達到97%。”
尋山集團是榮成最大的鮑魚養殖企業。“除了耐低溫的品種,我們集團80%以上的鮑魚都要‘北鮑南養’。”尋山集團研發中心研發部負責人盧龍飛說,“‘北鮑南養’的運輸模式有陸運和海運兩種。通過貨車的陸運主要運輸一些幼苗,量比較小,只需一天到一天半就能抵達福建,一路要保持適宜的水溫和不斷充氧;絕大多數鮑魚都是選擇海運,雖然需要三五天的時間,但運輸量大。”
目前,轉運鮑魚的大型運輸船都采用大型活水艙,可利用行船壓力與船體外的海水形成對流,有效保障了水溫和供氧,提升了鮑魚運輸成活率。盧龍飛說,南北轉場的成本不低,“一來一回,一只鮑魚的‘路費’就得1元錢”。
榮成鮑魚南下和北歸的時間,之所以選在11月、12月和來年4月、5月,正是因為我國南北海域的水溫在這兩個時段差異較小。“鮑魚對水溫變化非常敏感,哪怕幾天內的變化只有幾攝氏度,也會大量死亡。”盧龍飛解釋,在南北轉場之前,兩地工作人員要實時通報水溫變化。
“我國的鮑魚養殖以及‘南北接力’,主要集中在山東的膠東沿海和福建沿海,除了海域自然環境比較適宜,還因為這兩地是海帶、龍須菜的主產地,它們是鮑魚的主要餌料。”楚海軍解釋。
魯閩企業共贏
去年,尋山集團的鮑魚產量高達1.5萬噸,約占榮成市鮑魚產量的一半。如果把時間回溯到30年前,這堪稱奇跡。
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鮑魚只能在大連等地海域養殖,或許是風大浪多的成山頭海域擋住了鮑魚南下,也許是低水溫不適宜鮑魚存活,榮成本地連野生鮑魚都極少,因此有著“鮑魚不過成山頭”一說。
1989年,國際鮑魚市場行情不斷上漲,當年的價格高達每公斤400元,成為出口水產品中最貴的海珍品。時任尋山漁業公司(尋山集團前身)黨委書記的李洪義決心要在榮成養殖鮑魚,他先后七次到大連水產研究所,與全國著名的“鮑魚大王”趙洪恩合作,在榮成進行鮑魚人工養殖試驗。直至兩年后,16萬粒鮑魚苗在榮成愛倫灣繁育成功,并實現規模養殖。
之后,鮑魚在榮成開始大量養殖,但低溫常常讓養殖企業受損。楚海軍說,“從1999年起,榮成少數企業開始嘗試‘北鮑南養’。起初規模較小,主要是轉運幼苗。大規模開啟‘北鮑南養’是2011年以后。”盧龍飛也從前輩們口中得知,那年冬季,榮成遭遇極寒天氣,“水溫一度降至-4℃,當年各企業養殖的鮑魚幾乎‘全軍覆沒’”,之后,不僅各家企業紛紛加入南北轉場大軍,大量二齡鮑也被納入轉場之列。
榮成試水“北鮑南養”的同時,福建的鮑魚養殖企業也開始嘗試“南鮑北養”。“與我們相反,福建海域的水溫在夏季過高,同樣不適宜鮑魚生長,而且容易因臺風受損。”楚海軍說,每年四五月份,隨著榮成鮑魚“回家”的同時,福建鮑魚也同時“北上”,前來榮成“避暑”,到11月份后,兩地的鮑魚再度攜手南下越冬,“我們稱為‘南北接力’。”
海珍品變家常菜
今年鮑魚行情好,但10個頭(每斤10個)的鮑魚價格也僅為每斤60元左右。曾長期作為海珍品的鮑魚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味道,這就得益于“南北接力”。“原本要三四年才能長成的鮑魚在兩三年就能長成。”盧龍飛說,大量鮑魚上市拉低了鮑魚價格。
2021年,榮成市鮑魚產量3萬噸,占全省的84%,全國的13.8%。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同期的這一數字高達5.35萬噸。而在遼寧省,2021年的鮑魚產量僅為1072噸。由此可見,山東和福建在養殖鮑魚上的聯動,讓這兩個省份成為助力中國人實現“鮑魚自由”的最強組合。
“根據我們的檢測結果,‘南北接力’的鮑魚在口感、肉質以及營養價值方面,略次于一直在本地生長的底播型鮑魚。”盧龍飛說,有經驗的消費者在購買鮑魚時,不僅看鮑魚的肥瘦,還看殼的顏色,“‘南北接力’模式養殖的鮑魚外殼發綠,因為鮑魚吃海帶、龍須菜。底播型鮑魚,也就是百姓俗稱的野生鮑魚,它的外殼是深褐色,因為它吃底棲硅藻。”同時,底播型鮑魚的生長周期較長,因而口感和肉質更好,“目前價格在每斤160到200元之間”。
盧龍飛說,尋山集團目前大量養殖的底播型鮑魚,是2021年才獲批的新品種——尋山1號。
榮成鮑魚是皺紋盤鮑,有耐寒性強、抗高溫力弱的特點,但在持續多年的“南北轉場”中,鮑魚始終在適宜水溫中成長、繁殖,其耐低溫特性不再明顯。尋山1號正是耐低溫的新品種,在相同養殖環境及北方養殖條件下,與普通養殖的同齡皺紋盤鮑相比,18月齡鮑殼長平均提高18.7%,且能每年均在榮成越冬,適宜在北方海區長年養殖。
尋山1號是尋山集團科研團隊以1994年在榮成海域采捕的10200頭野生皺紋盤鮑為基礎群體,采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6代選育而成。“在鮑魚產業中,育種是變現慢卻又極為重要的一環。除尋山集團外,榮成很多養殖企業都在開展耐低溫鮑魚品種的選育。”楚海軍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