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4-15 13:41:04
原標題:加快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 助推青島社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加快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 助推青島社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青島日報
管洪清 楊叔陽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作為我國城市發展轉型的重要方向和拉動內需的潛力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深入挖掘老舊小區的存量資源價值,對推動城市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涉及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市政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公園城市建設等諸多方面。其中老舊小區改造可以激活社區價值、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城市韌性和社區治理水平,是實現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城市更新進程中,應從低效空間與閑置資源的利用、長效運營服務開展、改管一體的實施等角度,把社區價值網絡置入老舊小區改造的社區經濟發展中,合理有效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激發老舊小區社區價值,解決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矛盾,塑造出一個可持續的社區發展系統。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第一,目前老舊小區改造主要集中在基礎工程建設方面,后期服務較為薄弱,亟需開展社區長效運營服務。近年來,隨著老舊小區的基礎類與部分完善類改造項目建設的完成,部分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得到大幅提升。但改造后的社區服務供給仍舊依靠政府與集體“兜底”,服務供給水平相對較低,改造成果難以得到保障,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造后社區服務供給的質量。
第二,社區經濟發展體制不健全,亟需建立制度“抓手”。通過建立政府職能部門聯動機制,提升職能部門溝通效率,激活老舊小區區域內的低效空間、閑置空間、零星地塊等資源價值,進而補齊老舊小區的社區功能性短板,為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要素載體。
第三,多元主體參與社區經濟發展渠道狹窄,需要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力量。當前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導,社區居民、社會資本、社區組織參與程度較低,但作為與社區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多元主體的參與對推動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依托社會資本創新發展模式,提高多元主體參與度,開展多元主體價值共創,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推動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青島實踐
基于膠州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實踐,推動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老舊小區的稟賦特征和社區居民需求,通過“改管一體”和“長效運營”,將構建社區價值網絡與挖掘社區價值相結合,激發多元主體參與社區發展的積極性,讓老舊小區價值得以激活、復興。
第一,以社區居民價值提升為基礎,加快構建社區經濟長效運營體系,促進平臺運作、價值挖掘與社區可持續發展。從原有社區稟賦條件和居民需求入手,在充分開展社區調研的基礎上,厘清社區低效空間與閑置資源情況,優化資源配置,營造出多元化、精細化、特色化的社區運營場景,提升社區綜合系統價值。對于社區整體資源基礎較差的老舊小區,堅持全域統籌為主,綜合利用為輔,整合配置周邊公共資源,補齊社區服務功能短板。對于物業服務缺失的社區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采用“先嘗后買”、科技賦新和多種經營等方法,不斷完善多元主體之間信任機制,促使多元主體跨元協同,挖掘社區經濟新增長點。
第二,引入社會資本,運用數字科技。在老舊小區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搭建多元主體協同合作的聯動平臺,實現相關主體間信息有效傳遞與資源共享,助推政府職能從管理改造工作轉變為服務公共治理,形成符合青島城市的獨特社區服務供給模式,突出數字科技與社會資本要素的重要作用。
第三,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社區服務多樣化發展,將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建設社區價值網絡的工作優勢。通過現有黨建網格空間資源向社會資本開放場景,實現黨建網格的功能賦新,導入社區居民急需的健康養老、社區食堂、托育設施等服務功能,創新引入市場化和專業化團隊,助力社區基層治理,并逐漸發展起兼顧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網絡關系,形成社區服務互為生態、流量共享的社區單元運營體系。
第四,發展社區組織,深化社區治理。社區組織作為政府與居民溝通的橋梁,可以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發展的積極性。強化社區組織的公共管理職能,居委會可接受政府委托履行國家層面的社區管理職能。社區組織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吸引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為社區居民更好融入社區、理解社區、信任社區起到協調作用。
以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推動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根據日前青島市政府發布的《青島市老舊街區改造管理辦法》,未來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將成為構建“完整社區”的更新紐帶、為社區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通過統籌多元主體平臺系統運作模式,可以推動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韌性水平。
第一,全域統籌,機制融合,協同聯動,通過平臺系統運作發展社區。青島的老舊小區具有地理位置稟賦條件各異、居民老齡化占比較高、社區配套服務功能錯配等不同城市空間形態特點,因此,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應鼓勵將社區內部、周邊與跨區域資源進行統籌,平衡老舊小區內資源不足的同時,將前期改造與后期運營服務機制相融合,促進多元主體的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平臺系統的基礎作用,創新融入青島人文要素,塑造精細化、可持續、高質量的青島特色社區經濟發展模式。
第二,開放場景,價值挖掘,創新服務,構建社區價值網絡體系。以服務社區居民為中心,青島老舊小區改造逐步形成了撬動社會資本力量、運用數字科技、創新網絡融合的社區發展價值共創新格局。但是,當前青島的老舊小區中依然還有一些閑置空間與低效資源,部分區域還存在小面積的零星地塊且有較高經濟價值,通過對此類空間的重新規劃與場景營造,結合數字網絡技術,實現人員、流量、空間的復用,挖掘社區潛在價值,可進一步激發社區周邊小微商戶創新服務,并將其融入社區發展價值網絡。
第三,突破壁壘,建立信任,培育帶動,保障社區持續循環投入。當前青島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經初步突破了規劃、建設、運營、投資四個主要環節的壁壘,下一步可以通過建立相關主體的信任機制,利用社區居民主動出資申請改造等方式,調動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加強對改造建設與運營服務企業的全流程獎懲評級,保障資源供給質量。依托社區資本參與開展社區長效運營,進一步培育社區相關產業“自造血”能力,不斷創造就業崗位,構建改造投入與收益的閉環,帶動青島新經濟增長點形成。
(作者單位:青島文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系青島市社科規劃研究項目 課題項目編號:QDSKL2201393)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