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9-26 13:59:09
原標題:甩開膀子拼經濟的濟南“持續向好”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甩開膀子拼經濟的濟南“持續向好”
來源:濟南日報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歷經75載,城市還是那座城市,人還是那些人,到底變化源自哪里?“命運的齒輪”從哪里開始“轉動”?
近年來,濟南從提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到提出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目標,強省會的新圖景躍然而出。
企業強,產業才能強,經濟才能穩。濟南把今年確定為“項目突破年”,凝心聚力抓項目、蓄勢賦能促發展,甩開膀子拼經濟的濟南“持續向好、量質齊升”。
力諾集團副總裁趙青——
弘揚企業家精神 加快民營經濟發展
1994年9月28日,力諾集團的前身——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在濟南航運路3號注冊成立。1997年,濟南土生土長的趙青主動跳出舒適圈,應聘進入了這家當時人數為400余人的企業。
從租賃一臺窯爐、兩條生產線生產藥用玻管起步,經過近30年的穩健發展,力諾集團已成長為技術先導型、科技創新型的現代化企業集團,打造出陽光、健康兩大產業板塊,擁有兩家上市企業和一家準上市企業,成為濟南民營經濟的一面旗幟。作為力諾集團引進的第一批職業經理人,趙青親歷、見證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加入力諾,其實是很偶然的。”趙青告訴記者,當時看到公司在新都大廈樓上有一條“產業報國、追求卓越”的標語。一個民營小企業有如此大的抱負、如此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很打動人”,于是義無反顧地加入其中。而這8個字,后來也成了力諾人始終堅守的企業精神。
加入力諾大家庭后,趙青從為企業建立檔案到建章立制,事無巨細,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后來集團化企業的行政管理奠定了基礎。
從事業起步到引進外資,從園區建設到集團搬遷,從產業布局到企業上市,趙青見證并參與了力諾集團幾乎每個里程碑式的事件。但凡有重大的事、棘手的事,她都主動牽頭掛帥攻堅克難,成為集團總裁高元坤的得力助手、年輕員工敬重的老大姐。
“力諾集團一步步走到今天,所經歷的4個階段我都親歷了,每個階段都會面臨各種難題,能走過來很不容易。”趙青說,張瑞敏砸冰箱成就海爾品牌的故事廣為人知,在力諾集團事業起步階段也有這樣一段故事。
1996年,力諾集團生產了一批有點瑕疵的太陽能玻璃管,總量達100余噸。“當時產品很暢銷,這批次品并不影響使用,有客戶急著要。”趙青回憶說,“但為了培養大家的質量意識,高總帶著大家開了個現場會,當場把這批價值200多萬元的次品砸掉了。”這是企業從粗放經營向規范發展邁出的第一步。此后,講誠信、重質量、嚴標準,成了力諾集團遵循的信條。
優化產品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在政府壓減高耗能產業之前,力諾集團先行一步。“當時力諾高硼硅玻璃管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6%,但為了節能減排,我們主動關了7個生產企業。轉型的過程非常痛苦,真是壯士斷腕。”趙青說。
20多年來,趙青看到過很多民營企業的生死興衰。在她看來,民營企業要想長盛不衰,需要大智慧,產業布局要有前瞻性,直面風云變幻要有洞察力;要有所堅持,耐得住寂寞,心無旁騖堅守主業;要有毅力,面對困難百折不撓,咬定青山不放松。說到底,是要弘揚企業家精神。
“力諾集團是時代和政策紅利的受益者,始終堅定不移地專注于制造業,做強實體經濟。”她說,從小作坊發展成民營企業集團,力諾集團成長壯大的每一步,都和濟南的發展節奏合拍,也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濟南工業強市戰略的落地實施,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讓力諾人更加堅定了專注制造業、做民族品牌的信心。
“在企業和城市發展中,我個人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趙青告訴記者,進入力諾集團之后,她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學習成長,不僅成了企業高管,還讀了MBA,加入了民建,先后擔任了五屆人大代表。
“收獲這么多,更應該回報企業、反哺社會。”她說,力諾集團發展很快,在這過程中,無論是管理梯隊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傳承,還是年輕干部的幫扶,都有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所以退休之后欣然接受重回崗位,為力諾集團事業再騰飛,也為濟南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本報記者劉文忠)
濟南市道路和橋隧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君強——從“無”到“有”再到“優”道橋發展譜新篇
縱橫交錯的高架猶如一條條巨龍蜿蜒盤旋,將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隔離開來,在城市上空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1997年第一條高架——順河高架開始建設,到北園高架橫空出世構成“十”字形高架,再到2020年“兩橫三縱”閉環成網,濟南高架快速路經歷了探索發展、常態建設和集中攻堅3個階段。高架快速路和隧道也因此成為濟南立體交通的大動脈,陪伴著城市走過昨天、今天和明天,盡情揮灑著經濟的生機與活力。
在濟南橋隧成長變化過程中,最有發言權的當屬濟南市道路和橋隧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君強。從事城市道路交通相關工作近30年的他,見證了濟南高架和隧道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優”的一個個精彩瞬間,也見證著其間濟南經濟日益騰飛的歷史進程。
在李君強看來,路的延伸,也是濟南經濟發展的延伸。
曾經,濟南市的交通主要依賴傳統道路網絡。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交通擁堵成為一大難題。不僅導致市民出行不便,同時也制約著城市的經濟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濟南開始了對高架快速路的探索發展。
1998年,濟南順河高架建成通車。在老濟南人的心里,永遠都不會忘記順河高架通車時,上萬名市民登橋參觀的盛況。2007年,隨著北園高架的建成通車,濟南高架形成“十”字形網狀快速路。2009年,二環東路高架通車,濟南高架快速路進入常態化建設階段。截至2016年底,濟南共建成53公里城市快速路。2017年,濟南交通人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城市快速路建設高潮。2020年,繞城高速以內城市快速路閉環成網,濟南“高快一體”交通大格局初步建成。“就這樣,高架快速路與城市的過去和未來連接在一起,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城市橋隧是城市交通的關鍵節點,其養護工作對于保障交通安全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為提升橋隧服務品質,改善通行環境,李君強與同事們一起,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不斷創新養護模式和養護理念。
運用檢測設計養護一體化的管養模式,降低運營管理成本,使資源有效合理利用;通過自主創新,研發了融入濟南城市色彩“雅灰”總基調的新材料、新工藝,形成了獨具濟南特色的“高架灰”,真正實現了養護的綠色、環保和長壽命;以“山水泉城”為主題,以“泉城藍”為底色,打造時光隧道、靜音隧道、全息感知隧道,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通行體驗;搭建了“濟南市橋隧運行監測中心”平臺,形成全息感知、處置有力的智慧道橋管理新模式……濟南橋隧養護的創新探索成為濟南高架最亮麗的底色。
經歷了由事后養護、獨自養護、碎片化養護到預防性養護、綜合性養護、數字化養護的發展,濟南道橋服務中心精心打造“暢安舒美優”的城市通行環境,讓“橋漸變化”“隧越靜好”融入人們生活的日常,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到了今天,我們依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濟南道橋人傳統,風雨逆行、365天堅守、務實擔當。雨雪天氣,濟南道橋人還是第一時間沖到高架、隧道,成為護航市民平安出行的安全屏障。”李君強說。
濟南道橋服務中心管養的128.33公里的高架快速路、16條隧道平穩安全運行的背后,是濟南道橋人“365天守護、24小時在崗”,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極端負責的使命感的默默守護。濟南的高架和隧道也在他們共同努力下越來越美好。
橋隧承載著城市的繁忙和喧鬧,卻也在寂靜中展現了城市的魅力和韻味。對于李君強和無數道橋人而言,城市高架如同一幅優美的畫卷,以獨特的姿態和鮮明的個性,為城市注入了一種別樣的氣息,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現代與活力。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這一路的發展與磨煉,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便利、舒適的出行環境,也展現了城市發展的新面貌和未來潛力。“相信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濟南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李君強說。
(本報記者戴升寶實習生陳夢雨)
中國石油集團濟柴動力公司高級專家劉東——
祖國需要什么 我們就研發什么
“我們做過棉花機、做過抽水機,也做過迫擊炮彈,祖國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什么。西藏同胞點亮的第一盞電燈,就是用濟柴的發電機組實現的。”劉東說。
劉東,中國石油集團濟柴動力有限公司動力裝備研究院氣體發動機研究所所長,濟柴高級專家。日前,他向記者講述了濟柴油氣動力裝備產業領域發展的巨大變化之一——濟柴打造氣體發動機優勢產品的歷程。
濟柴作為我國機械行業為數不多的百年企業,從仿制第一臺15馬力柴油機開始,一路見證了我國民族工業的成長。
如今,濟柴主動響應國家“雙碳”發展目標,緊跟中國石油集團“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近年來加大了綠色低碳產品的研發力度。其中,氣體發動機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濟柴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發氣體發動機,經過近40年的研發奮斗,氣體發動機產品經歷了4代發展歷程,逐漸發展成多系列、多品種、多燃料、多用途的氣體發動機以及配套機組130余個品種。“第一個10年主要是打基礎,也是開創性的,第二個10年注重創新,第三個10年是重要發展期,現在第四個10年則是上臺階、上規模、上水平。”劉東說。
在“十一五”期間,濟柴承擔“鉆井用氣體發動機研制及現場工業性試驗”研發項目,進行了鉆井動力節能減排研究,完成鉆井用雙燃料發動機、天然氣發動機研制,在動力性上滿足了鉆井工況的要求,填補了鉆井用天然氣發動機空白,鉆探動力裝備的氣代油技術研究應用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其間,濟柴先后完成了1500千瓦—4000千瓦大功率氣體發動機與發電機組的研發,為實現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提供了低碳化油氣動力裝備。
“濟柴氣體發動機產品基于空燃比閉環控制的稀薄燃燒系統、智能冷卻控制系統、集成控制系統,能夠保證其安全、高效運行,具有高智能化、熱耗低、低排放、長壽命、可靠性好等優點,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過近40年的不斷奮斗,濟柴氣體發動機產品在大功率氣機市場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劉東對此自信滿滿。
與此同時,濟柴對標主要競爭對手、追逐國際知名品牌、瞄準行業發展方向,努力補短板、強弱項,走上了“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我們一直追逐國際知名品牌產品的發展趨勢,對標他們產品的技術指標,正在不斷趕上或超越他們。”劉東說。
“高效、低碳、智能、低排放”已成為內燃機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是氣體發動機的優勢所在和下一步追逐的目標與努力的方向。劉東目前正帶領團隊人員做氣體發動機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努力攻克熱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卡脖子”技術難題和瓶頸,爭取繼續領跑國產氣體發動機,研發出高端、綠色、智能的國際一流產品,打造濟柴過硬的拳頭產品。
此外,濟柴氣體發動機研發也正在轉型,用甲醇、氫、氨等綠色能源替代燃料發動機,并開始研制電化學儲能裝置、超級電容儲能裝置、管道天然氣壓差發電等產品。濟柴將繼續傳承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產品研發,為我國石油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濟柴將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攻克關鍵技術,重點提升產品可靠性、適應性、排放性、動力性和經濟性,強化能源轉型產品技術應用研究,突出在行業標準修訂上的優勢主導作用,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能夠帶動企業轉型升級的主導產品,打造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奮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動力裝備百億企業。
“作為一名氣體發動機領域的研發人,我將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學習實踐,緊緊圍繞綠色低碳動力產品的技術難題和技術瓶頸動腦筋、出實招,開辟新領域、研發新產品,努力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氣體發動機,助力公司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新優勢。”劉東說。
(本報記者李萌萌通訊員黨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