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黃臺站:濟南水陸聯運歷史見證者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文 圖 高杰

2024-09-18 09:32:09

原標題:黃臺站:濟南水陸聯運歷史見證者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黃臺站:濟南水陸聯運歷史見證者

來源:齊魯晚報

黃臺站就像一顆耀眼的星辰,在膠濟線上閃耀著光芒,見證著濟南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變遷,尤其是在水陸聯運領域,更是書寫了波瀾壯闊的傳奇篇章。

膠濟鐵路始建于1899年,竣工于1904年,宛如一條鋼鐵巨龍盤臥在山東大地之上。它的出現,重塑了山東交通格局,更為山東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注入強大的動力源泉。

□文/圖 高杰

1904年2月25日,膠濟鐵路延伸至濟南東站(即黃臺站),這一歷史時刻標志著濟南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

彼時,山東巡撫周馥親自出席通車典禮,周馥深知德方企圖借助修建鐵路,將外部勢力悄然滲透至山東內陸。為堅定維護國家利益,他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毅然聯名上奏清廷,懇請將濟南、周村、濰縣(今濰坊)三地開辟為“華洋公共通商之埠”。這份意義重大的“自開商埠”奏折于5月1日呈上,僅四日便獲皇帝朱批,15日外務部議準,18日膠濟鐵路鋪設到濟南站,19日抄錄通行,到6月1日,膠濟鐵路實現全線開通。

1904年前后,古老的濟南擁有三個各具特色、規模與用途各異的火車站。除了如今眾人熟知的濟南(膠濟)站之外,還有周馥參加膠濟鐵路通車典禮的濟南東站,濟南東站在1917年更名為黃臺站(并非現在的大明湖站)。此外,還有一個濟南西站,坐落于經一路緯七路北口(也就是日后人們所熟知的“貨場”附近),那是一座低矮的平房,主要承擔貨物的裝卸與運輸重任。

黃臺站的建成,為濟南的水陸聯運奠定了牢固基礎。

小清河是一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河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明崇禎六年的《歷乘·輿地》記載:“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環城而東合黑虎諸泉之水,東北繞華不注山,經章丘、平、新城諸縣入海。”自南宋劉豫開通以來,小清河便被譽為山東的“黃金水道”,它肩負著商貿運輸、泄洪、灌溉等諸多重要功能。

昔日的小清河航運極為繁忙,金元之后,因其多用以運輸海鹽,故而又被稱為“小鹽河”。清末民初,黃臺碼頭迎來了第一個繁盛時期,它是濟南通向渤海的唯一進出港口,更是濟南海鹽進出的關鍵樞紐。光緒三十一年,山東農工商務局與德國膠濟鐵路公司簽訂《小清河河岔路合同》,由山東農工商務局撥款銀20083兩,交付德國公司承造濟南東關車站至小清河南岸的鐵道岔路(即黃臺橋支線)。

這條鐵路岔路南起膠濟鐵路黃臺站,北至小清河黃臺橋碼頭,全長6公里。第二年4月,這條山東省內首條連接水路的鐵路支線順利建成通車,當時人們親切地稱其為“清濼小鐵路”。1913年,應鹽商的迫切要求,“清濼小鐵路”由輕便窄軌改建成標準軌,并與津浦鐵路濼口站相連接,全長由原來的6公里延伸至7.8公里,改稱“津浦鐵路濼黃支線”。至此,黃臺港成了鐵路、水路聯運,小清河、黃河聯運的重要樞紐。那時的小清河上白帆點點,黃臺碼頭船桅林立、首尾相接,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黃臺碼頭的第二個繁盛時期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民國二十年,商人李天相籌集資金1萬元,在濟南黃臺板橋創辦了濟渤汽艇社。該社擁有功率分別為8.8千瓦和11.8千瓦的木質機器客輪兩艘,分別可載客20人和69人,在小清河的黃臺至岔河碼頭101公里之間往返營運。這是山東內河首次成功運用汽艇開展客運業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第二年5月2日至11月20日,由著名水利專家、小清河工程局局長宋文田精心設計并領導施工的西濼河邊莊閘工程順利竣工。此工程采用了近代科學技術和新型建材,修筑了一座雙門船閘和一道滾水石壩。邊莊閘的投入、使用,給相距不遠的黃臺碼頭航運業務帶來了極大的利益,據說小清河上載重20噸的船舶可直達濟南小北門。

同年12月21日,山東省建筑廳所屬交通水利機械制造廠研制的“濟南號”鏈斗式挖泥船下水投入使用,在黃臺港清淤疏浚作業中,每小時可挖泥35立方米。這是山東第一艘挖泥船,也是小清河疏浚工程首次采用機械挖泥作業。此船不僅性能不遜于舶來品,而且造價比舶來品還節省3萬元。第三年,商人王華亭又在黃臺開辦了華通汽艇社。汽艇社備有木質機器船4艘和功率均為8.8千瓦的客輪兩艘,各載客30人,在小清河上積極從事客運業務。那時的黃臺碼頭上,裝卸工人用肩扛、手提、小推車、地排車等方式上上下下裝卸貨物,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充滿生機與活力。

20世紀70年代,黃臺碼頭步入鼎盛時期,動力拖駁船取代了老式的對槽船,廣泛應用于航運。碼頭下面停滿了等待裝卸的船只,碼頭上面的鹽、木材、油等貨物堆積如山,來往裝卸的工人更是片刻不閑地忙碌著,呈現著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黃臺站與小清河黃臺碼頭的水陸聯運,為濟南的經濟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可謂“一朝號子換笛唱,千載鹽船慶畫舟”。

膠濟鐵路的開通帶來了物資的暢通流通和人員的頻繁往來,為濟南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許多工廠在濟南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往日的寧靜,這座古老的城市開始煥發全新的活力。

“船行一水千家惠,鹽運八方萬戶盈”。小清河上的航運繁忙,使得濟南的商貿活動更加活躍。各種貨物通過小清河運往四面八方,也將外地的豐富物資運進濟南,極大地促進了濟南的經濟繁榮。

上世紀90年代,由于小清河河道加寬、航道變淺、水源減少等諸多原因,1997年1月15日小清河正式停運,黃臺碼頭的繁榮也隨著小清河的停航而宣告結束。

2020年,山東毅然決定正式啟動小清河復航工程。復航工程全長169公里,起自濟南,途經濱州、淄博、東營、濰坊,最終抵達渤海灣。2021年,小清河濟南港開工建設,濟南欣喜地迎來了“出海口”。2022年,兩艘試驗船從濰坊壽光羊口港駛入小清河,小清河順利完成“2022年底博興港以下60公里試通航”的年度目標。2023年6月,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區和章丘港區建成并通過驗收,小清河復航工程首張《港口經營許可證》發出。

2023年7月4日,“魯清101”號船舶從博興港出發,歷經三天的航行,順利抵達濟南港。7月21日清晨,“魯清101”號船舶緩緩駛出小清河濟南港區,小清河航道開始半載試航,這也是斷航26年后小清河航道正式運輸的首批貨物。

“黃臺古韻,清河遺輝”。黃臺站作為水陸聯運的重要樞紐,見證了濟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它是濟南近代工業發展的忠誠見證者,也是商貿運輸的關鍵節點。小清河這條始建于南宋的黃金水道再次揚起了希望的風帆,重新起航。

(本文作者為中國鐵路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會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月圓中秋情滿中外 煙臺職業學院舉行國際學生中秋文化體驗活動

膠東在線9月17日訊中秋節來臨之際,煙臺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部組織留學生開展“月圓中秋,情滿中外”系列文化體驗活動,來自泰國、俄羅...[詳細]
膠東在線 2024-09-18

濱州臨港化工產業園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本報訊9月13日,濱州交投集團權屬濱港公司在濱州港通關服務中心組織召開濱州臨港化工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會議,各參建單位項目...[詳細]
濱州日報 2024-09-18

在濱州購房 收房現場即可領取不動產權證

本報訊9月6日,記者在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實施新建商品房“收房即拿證”改革后,購房人在收房現場可以當場領取不...[詳細]
濱州日報 2024-09-18

向高 向新 向實!青島自貿片區設立五年來推出326項制度創新舉措

向高向新向實青島自貿片區設立五年來,形成79項國家、省級層面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初秋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天高海闊,景色宜人...[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9-18

中秋假期,青島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查各類市場主體5155家次

部署開展六大市場鞏固提升行動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堅守監管一線,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405人次,監督檢查各類市場主體5155家次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9-18

1.7萬余名建設者堅守一線!中秋假期,青島地鐵9條在建線路刷新“進度條”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地鐵是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品質之城的重要基礎設施,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關乎民生福祉。中秋假期,青島地鐵235個工...[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9-18

中秋假期,青島醫護人員堅守“醫”線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這個中秋假期,島城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使命與擔當,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團圓安康。截至17日下午4...[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9-18

青島二中與青島二十六中聯合辦學

9月6日上午,市南區教體局與青島二中合作辦學簽約揭牌儀式舉行。青島二中與青島二十六中聯合打造的“山海”科學創新人才培養研究院和青島市...[詳細]
青島早報 2024-09-18

山東大力推進老年病醫院建設

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葛玉桂介紹,到2025年,全省50%以上的市通過新建、改建、轉型等方式,建成1所市級公立老年病醫院,50%以...[詳細]
老年生活報 2024-09-18

來自青島的一封邀請信

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四年級1班牟敬謙親愛的朋友小布 你好。在青島,我們可以去八大關漫步,感受異國風情的建筑和美麗的海景;可以去嶗山探秘...[詳細]
青島晚報 2024-09-18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