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山東東營發現金元時期完整制鹽作坊遺址

來源:壽光日報

作者:

2025-03-06 09:23:03

原標題:山東東營發現金元時期完整制鹽作坊遺址

來源:壽光日報

原標題:山東東營發現金元時期完整制鹽作坊遺址

來源:壽光日報

近日由發掘單位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披露,顯示在位于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原廣饒縣廣北農場一分場一隊以東400米處,曾有一處金元時期制鹽作坊,結構完整,規模宏大。考古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提到,該遺址通過小清河,曾長期與濟南有某些重要聯系。

遺址貴在完整,規模宏大

2024年7~12月,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對該遺址的東、西兩部區域進行發掘,采用探方和探溝相結合的方法,總揭露面積7780平方米。清理金元時期完整的制鹽作坊遺跡,以及大量陶支具等制鹽相關遺物。

該遺址文化堆積厚約0.2~0.4米,面積約3.2萬平方米。發掘中,新發現制鹽作坊和成組分布的鹽井。其中,制鹽作坊位于遺址的東發掘區中部,包含鹽井、鹽灶、涂泥坑、蜃灰坑、制鹽器物廢棄坑等完整生產鏈要素。鹽灶東西長約12.22米、南北寬約5.6米,主體由操作間、火門、灶室和煙道構成,附屬設施包括柱洞、柱坑及基槽等。此灶南、北兩側各有一處涂泥坑,西側分布一處蜃灰坑。

制鹽作坊的外圍由寬約10~12米,深約1.5米的溝渠從東、南、西三面環繞,北側遺留著密集的車轍遺跡。

在東發掘區南部和西發掘區各發現和清理一組鹽井,由6個圓形鹽井組成,井口直徑約10米,相鄰鹽井間距約5米。如此規模和氣勢在今人看來,也是十分駭人,可想而知當時的制鹽場面有多盛大。

已清理的編號為J1的鹽井,整體呈圓形,采用直壁平底結構,井深約1.2米,口部采用黏土加固,井壁自上而下采用成束的蘆葦橫向疊壓形成護壁結構,并以垂直木樁進行加固。

在考古中,考古人員根據現有鹽井分布規律開展勘探工作,又新發現21口鹽井,目前尚未清理。

廣饒縣廣北農場一分場一隊鹽業遺址考古執行領隊楊小博介紹,我國環渤海地區自古就是重要的海鹽生產地,遺留下來的制鹽遺址不少,廣饒該制鹽遺址重在結構完整,且規模宏大。如,制鹽單元由多重溝渠環繞,北側連接密集車轍通道,外圍鹽井群呈衛星式分布。暗示遺址可能存在多個并行運作的制鹽單元。

楊小博說,該遺址作為渤海灣南岸首次發現的金元時期完整制鹽生產鏈遺址,其完整揭露填補了黃河三角洲地區金元時期鹽業考古的空白。相較于此前發現的零散制鹽遺跡,該遺址首次系統揭示了完整生產單元,為研究金元時期環渤海鹽業技術體系提供了關鍵實證,是渤海灣南岸迄今所見金元時期鹽業生產、運輸等各要素最齊全、最清晰的考古發現。

通過小清河,產鹽可直運濟南

鹽業和制鹽在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了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對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因其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歷代政府嚴格控制以此加強對社會治理,通過穩定的財政收入維護政權穩定。

山東地區的制鹽歷史十分古老,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考古,便是商代晚期與西周早期的山東人民用鹵水制鹽的實證。后來的齊國更是憑借“魚鹽之利”成為強國。

因為考古得以重見天日的廣饒縣廣北農場一分場一隊鹽業遺址,東距渤海20公里,南鄰小清河,北鄰支脈河,地處海拔約2米的沿海沖積平原。作為一處金元時期制鹽遺址,其與宋金時期開鑿貫通的小清河有何關系?后者以濟南濼水為源頭,向東經章丘、鄒平、高青、廣饒等地,最終在壽光市東北注入渤海。

據楊小博介紹,當時官府開鑿小清河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小清河下游的鹽業資源。現在的濟南濼口碼頭,曾稱為“鹽碼頭”,顯示與運鹽的密切關系,小清河便是運輸海鹽的重要通道。從另一個意義講,后來濟南的繁盛,包括山東省行政中心的轉移,與渤海沿岸的鹽業資源有較大關系。

不僅如此,廣饒縣廣北農場一分場一隊鹽業遺址有可能就是元代山東鹽運司直屬的王家崗鹽場或高家港鹽場的制鹽遺存。這一考古發現,將文獻中模糊的鹽場地理定位推向實證層面。而據《中國鹽業史》,當時的山東鹽運司駐地就在濟南。

通過本次遺址考古,一套“取鹵-煎煉-存儲-運輸”的制鹽全流程,通過遺址和小清河完整地呈現在今人面前。也讓本身不會“說話”的遺址通過考古鮮活起來,多了幾分歷史人文的溫度。

復原古代制鹽過程,打造主題旅游產品

持續數千年的制鹽歷史,與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緊密聯系。

據楊小博介紹,商周時期制鹽主要采用一種“盔形器”,因為數量多,野外調查中成片發現。到東周時期,改用大陶甕,秦漢時期用銅制或鐵制器具煮鹽,但或許是因為鐵器在鹽濕的環境不易長期保存,考古人員發現較少;到了唐宋時期,制鹽工具變成了一種“盤鐵”,有方形有圓形,體型一般比較大,目前在江蘇連云港博物館有一件實物保存得比較完整,直徑接近4米。另外在鹽城博物館也有存在。

宋元時期的人們在用盤鐵制鹽之后,就不太適合叫煮鹽了,改叫煎鹽。鹽的產量不斷提高。《元史·食貨志》記載當時山東境內19個鹽場。但因為此時比較少使用陶器,田野考古中能發現的很少。但發掘中仍發現包括不少陶支具在內的制鹽相關遺物。

除了制鹽工具還有制鹽工藝方面的提升,考古人員清理鹽井發現,其采用了蘆葦束橫向疊壓護壁加木樁垂直加固結構,使其兼具防塌與濾鹵功能,非常實用。這其實是我國宋元時期地下鹵水開采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此次發現為鹽業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對中國古代制鹽工藝,山東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考古中復原的制鹽工藝,后被搬入山東博物館。江蘇省鹽城市有一個中國海鹽博物館,也對明清時期海鹽技術進行整體復原,但是不管省內外,有關宋元時期制鹽技術的復原展示還沒有,未來可考慮組織傳統制鹽工藝的復原展示。

除此之外,關于整合現有環渤海地區制鹽遺址,建設“中國海洋制鹽遺址博物館”、打造主題旅游路線的呼聲也有。總而言之,大家認為這一資源獨特而稀缺,見證了人類生生不息的發展歷程。

來源:齊魯晚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025年度“泰安市民保”上線

本報3月5日訊4日,2025年度“泰安市民保”正式上線。記者了解到,即日起至4月30日,泰安市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在保人員,微信搜索“泰安...[詳細]
泰安日報 2025-03-06

榮烏高速 煙臺至蓬萊段改造 明年9月通車

本報訊榮烏高速煙臺至蓬萊段的改造項目備受關注。不少市民提出,榮烏高速煙臺至蓬萊段現在是半幅施工單向通行,能不能實行半幅雙向通車,什...[詳細]
煙臺晚報 2025-03-06
深化“一站式”服務,日照海事局政務中心正式進駐日照市政務服務中心

深化“一站式”服務,日照海事局政務中心正式進駐日照市政務服務中心

海報新聞記者陳博通訊員馮小燕報道3月5日,日照海事局政務中心進駐日照市政務服務中心啟動儀式圓滿舉行。這是日照海事局積極推進海事政務服...[詳細]
海報新聞 2025-03-06

青島藍谷首所高等職業院校開建

早報3月5日訊3月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藍谷校區一期工程啟動儀式在青島藍谷舉行。項目建成可容納2萬名學生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詳細]
青島早報 2025-03-06

青島愛心爸媽守護 定西“土豆娃娃”陽光成長

早報3月5日訊“我家孫子患有腦癱,在這里接受了5個月的免費康復后,能夠自己推著助行器上廁所、去教室參加康復訓練課,以前這都要靠家人攙...[詳細]
青島早報 2025-03-06

“青島讓我很有歸屬感”

在國家外專局發布的“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上,青島已連續13次成功入選全國前十。大量外國專家被這座城市吸...[詳細]
青島早報 2025-03-06

青島“學雷鋒示范車”暖心啟程

本報3月5日訊在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青島真情巴士集團創新打造“學雷鋒示范車”,通過沉浸式主題車廂與便民服務相結合,將雷鋒...[詳細]
青島晚報 2025-03-06

@山東青少年 藝術水平測評等你來

為全面貫徹《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及《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充分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水...[詳細]
青島晚報 2025-03-06

青島市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達18家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耿婷婷本報3月5日訊市科技局日前發布2024年青島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單,全市共5家基地獲得認定,分別為青島...[詳細]
青島日報 2025-03-06

周云杰:“科技創新是一個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亮相首場“代表通道”“科技創新是一個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3月5日上午,十四...[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5-03-06

菏澤公路系統:主題黨日獻熱血 守護生命踐擔當

??魯網3月5日訊3月5日,菏澤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積極響應志愿服務精神,組織開展了“甘當熱血鋪路石勇做生命守護者”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活動...[詳細]
魯網 2025-03-06

山東女足抵棗

3月5日,在主教練殷鐵生的帶領下,山東女足順利抵達下榻酒店。隊員們迅速進入休整狀態,為即將到來的2025全國女超聯賽做好充分準備。據悉,...[詳細]
棗莊日報 2025-03-06

膠東國際機場“青島—淮安—大阪”貨運航班啟航

本報訊3月1日,山東航空“青島—淮安—大阪”國際貨運航班正式啟航。該航班創新采用“全貨機境內續駛段混載模式”,首航搭載青島至大阪的4...[詳細]
金膠州 2025-03-0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