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1-25 08:40:01
齊魯晚報記者張玉巖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如果說資金項目是扶貧工作的筋骨,那文化引領則是扶貧工作的靈魂。由張慶旭、王彤、盧永生、肖永達和柴哲組成的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不僅想辦法幫助村民物質(zhì)上脫貧,還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從思想上轉變村民發(fā)展理念。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在幫包的濱州沾化大高鎮(zhèn)譚家、臺一、鏟頭李、單家和臺四5個貧困村,趟出了一條文化扶貧先行的新路子。
“一看到棚里綠油油的
冬棗,我就覺得能行”
在第一書記駐村之前,種植冬棗就是5個貧困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沾化冬棗的品牌本就聲名在外,當?shù)赜蟹N植冬棗的傳統(tǒng),不過這5個村種植冬棗的技術還僅僅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村里沒有一畝冬棗日光大棚,種出來的棗跟平常冬棗價格沒什么區(qū)別。
駐村不久,第一書記經(jīng)過市場調(diào)研,就確定了圍繞冬棗這一當?shù)靥厣a(chǎn)業(yè)做文章的扶貧思路,決定利用扶貧資金在幫包村推廣冬棗日光大棚這一收益高、無風險的致富項目“。推廣日光大棚得想辦法讓村民們參與進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單家村第一書記肖永達說。
建一畝地日光大棚,要投入7000元錢。工作隊就想到一個法子,利用30萬元的產(chǎn)業(yè)扶貧資金,每畝地補貼6000元,村民們自己再出1000元,建成后的大棚產(chǎn)權歸村集體,以后每年村民只要再交1000元的租賃費。這樣一來,村民能增收,村集體也有了收入來源,而且形成利益共同體,村民們自己也有動力去管理好大棚。
聽到村里推廣日光大棚,不少村民動了心。李云明是單家村的村民,今年50多歲,當了近20年的棗農(nóng),家里頭種了12畝的棗樹。聽著建日光大棚還有補貼,不禁動了心思。可是動心歸動心,要下這個決心并不容易。“我種了一輩子的棗樹,一直都在大田里種,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搞大棚,能搞起來嗎?”李云明自己心里根本沒有底。要技術沒技術,以后每年自己還要再投入一部分錢,這對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來說并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跟李云明有一樣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shù)。在征求民意時,第一書記發(fā)現(xiàn),村民們都有不了解、不認可、怕?lián)L險的顧慮。“扶貧就要拔窮根,要想推廣日光大棚,必須得讓村民們知道日光大棚的好處,還得讓他們知道怎么管理大棚,幫著他們轉變致富的觀念。”譚家村第一書記張慶旭說。
2015年4、5月份,第一書記組織了一次參觀活動,帶著村里一部分村民到鄰村的日光大棚參觀,李云明也在其中。那時候天氣還冷著,大田里的棗樹都還沒抽芽,而冬棗日光大棚里,棗樹都已經(jīng)綠油油的一片了。“一看到這綠油油的棗樹,我就覺得能行。”李云明說。
李云明決定先探探路。第一年,李云明把家里3畝地改成了日光大棚。結果這3畝地的收入翻了一番,種出來的棗在色澤、口感和外觀上,都比大田里的好。2016年,李云明下定決心,把家里的12畝地都改成了日光大棚,一部分是春棚,9月中上旬上市,一部分是秋棚,11月才上市。“不光種出來的大棗樣子好看,農(nóng)忙時間還錯開了,連人工費都省了不少。”李云明說。
為了幫助村民轉變發(fā)展的觀念,第一書記工作隊先后組織干部群眾320余人次,到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及所在市區(qū)多個成功致富項目觀摩考察,組織種植能手40人參加全市新型農(nóng)民及創(chuàng)業(yè)培訓,還多次邀請冬棗專家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培訓,邀請致富能手到村講授經(jīng)驗、現(xiàn)身說法。現(xiàn)如今,5村已建成冬棗大棚270余畝。
“聽說是濱州第一支威風
鑼鼓隊,第一個報了名”
在第一書記駐村之前,這5個貧困村里都沒有文化廣場,村民們晚上想跳個廣場舞,都要到鄰村里去,連個活動的場地都沒有。
為豐富和保障村民日常文化活動,工作隊多方協(xié)調(diào),爭取了資金建成村民文化活動廣場5個、總面積超4000平米。“原來是村民們到鄰村去跳廣場舞,現(xiàn)在是別的村的村民到我們這兒來散步。”張慶旭說。多年來,村里平常并沒有什么文化活動,人心散漫、缺乏生機、凝聚力缺失。鏟頭李村的第一書記盧永生就想,怎么能在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時,還能讓村民有個一技之長,增加收入。
盧永生就想起自己曾經(jīng)看到的威風鑼鼓隊,起源于陜西,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最能凝聚精氣神兒,也特別富有農(nóng)村活力。“何不成立一支威風鑼鼓隊,逢年過節(jié)村民們還能賺些錢。”于是盧永生就在網(wǎng)上搜索,聯(lián)系廠家捐助了30套服裝和設備,還花8000元錢從陜西請了一位老師,專門給村民們上課,一教就是半個月。
設備齊全了,老師也請來了,原想組織一支30人的鑼鼓隊,但是沒想到村民們的積極性并不高。“剛開始也就十二三個人報名,都是看熱鬧的多,要是動真格的,有的村民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怕打不好就沒報名。”盧永生說。
可是老師已經(jīng)請來了,那就先在廣場上教起來。每天兩個固定時間,老師在廣場上領著這十二三個人先練了起來。不少在旁邊看著的村民心里也癢癢起來,光看著不過癮,想要上手試試。還有一些跳廣場舞的村民,也改學威風鑼鼓了。現(xiàn)在,威風鑼鼓隊成立兩個月了,人數(shù)已經(jīng)有二十多人,村民們打起來也像模像樣。“聽說我們村的鑼鼓隊是濱州第一支威風鑼鼓隊。”李新莊今年四十六七歲,一聽村里要組織鑼鼓隊,第一個就報了名“。今年春節(jié)我們就準備小試身手,不過先不要錢,先把名聲打出去再說。”
威風鑼鼓隊的隊員年紀大的70多歲,年輕的也有40多歲,平常農(nóng)閑時在家并沒有什么事情。自從參加鑼鼓隊之后,這些村民經(jīng)常在家練習,“有的都把碗給敲破了。”李新莊開玩笑說。此外,工作隊還在村里建設圖書閱覽室、棋牌娛樂室、青少年活動室,共36間、總面積超1000平米,新建供村民戲曲表演、放映電影的戲臺5個。爭取行業(yè)扶持資金30余萬元,為每個村文化活動室配齊了桌椅、書櫥、電視機、電腦、投影儀、數(shù)碼相機、鑼鼓等設備。
為了讓村民都參與進來,工作隊還以節(jié)點文化活動為切入點,在春節(jié)、婦女節(jié)、兒童節(jié)、建黨日、重陽節(jié)和冬臨時節(jié)持續(xù)開展活動。現(xiàn)在,村民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高漲,婦女跳廣場舞,就連老少爺們兒也都出現(xiàn)在了活動場上,除了鑼鼓隊,村里舞蹈隊、籃球隊也順理成章地組建了起來。
村口張貼“四德榜”,
村民為上榜相互較勁
2015年3月,第一書記工作隊剛剛駐村沒多久,“三八婦女節(jié)”成為駐村后的第一個節(jié)點活動。經(jīng)村“兩委”按照1:2比例提名、村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投票選舉產(chǎn)生優(yōu)秀婦女典型。鏟頭李村的薛莉,她婆婆因為腦血栓成為植物人,而薛莉在這兩年半里一直照顧婆婆,是村里公認的好媳婦。在投票選舉的時候,30多名代表全票通過。
“拾金不昧是傳統(tǒng)美德,俺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真的沒啥了不起。”面對記者采訪,撿到7萬元巨額銀行卡歸還失主、先后榮登濱州市和全省“好人榜”的譚家村村民姜花青,在得知自己被推薦為“中國好人”時謙虛地說道。像這樣的好人好事在5個幫包村還有很多。當選者光榮,落選者信服,選出來的榜樣,就張貼在村口的“四德榜”上。村口的善行義舉“四德榜”,讓不少村民之間相互“攀比”起來。村里婦女都想評上“好媳婦”、“好婆婆”,都想著能上村口的這張“四德榜”。“這‘四德榜’確實有作用,原來村里有一些不孝敬老人的,都覺得不好意思,對老人的態(tài)度也開始轉變。”譚家村第一書記張慶旭說。
兩年來,第一書記工作隊累計協(xié)調(diào)投入資金50余萬元,先后組織開展了“好婆婆、好媳婦、勤勞致富女能手”和“五好文明家庭”評選表彰“、城鄉(xiāng)兒童手拉手”、溫馨重陽關愛老人等系列主題活動,表彰優(yōu)秀婦女75人、五好文明家庭40戶,慰問老黨員24人、困難群眾252人次、老年同志420人次和適齡兒童440人次,資助留守兒童、困難學生26人次,義診服務群眾500余人,為20戶特困群眾修繕了房屋。
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慶旭介紹,現(xiàn)在5個幫包村的冬棗大棚、保鮮庫和光伏發(fā)電產(chǎn)業(yè)項目都順利建成投用,村集體年增收70萬元,群眾年增收400萬元以上。此外,村里的硬件設施也煥然一新,新修村內(nèi)道路16.7公里,硬化生產(chǎn)路9.8公里,新砌排水溝12.1公里,清淤灌溉溝渠9公里,亮化美化綠化系列工程全面實施。5個村全部榮獲或保持了市、區(qū)級文明村榮譽稱號,成了遠近聞名、令人羨慕的富裕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