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5-01-27 10:11:01
原標題:“韌性”泉城更安全宜居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韌性”泉城更安全宜居
來源:中國環境報
◆周雁凌 董若義 丁文娟
在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高標準超低能耗智慧產業園正拔地而起。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是濟南市積極推進降碳減污,加快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濟南市先后成為“國家低碳城市”和“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城市,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入選“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以此為契機,濟南市全面深入推進低碳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全方位開展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打造安全、韌性、宜居、品質的現代泉城。
從源頭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排放型”向“消納型”轉變
降碳減污是從源頭緩解氣候變化的關鍵舉措,濟南市深入實施“雙碳”工程,加快調整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與用地結構,持續拓寬節能降碳增效路徑,全方位推進低碳城市建設。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劉坤介紹:“濟南市出臺了《濟南市碳達峰工作方案》,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推動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有計劃分步驟開展碳達峰行動;出臺了《濟南市碳達峰碳中和“1+N+X”政策體系編制工作方案》,明確了制定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工作方案的工作任務?!?/p>
在降碳減污方面,濟南市聚焦重點區域,搬遷改造、騰退東部老工業區企業,實現年減碳約千萬噸。原址建成中央森林公園,著力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產業鏈,實現從二氧化碳“排放型”企業向“消納型”企業的轉變。
為加強溫室氣體監測,濟南市建成由8個高精度站點、60個中精度站點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立體監測網絡,能同時測定二氧化碳、甲烷等4種溫室氣體,質控體系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及時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奠定了基礎。
劉坤介紹:“‘十四五’以來,濟南市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8.81%,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451.0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66.02億千瓦,占總發電量比重達19.54%?!?/p>
打造海綿城市,破解“水患”和“缺水”雙重難題
因水而興、因泉聞名的濟南市,一度面臨雨季“水患”和旱季水資源短缺的雙重難題。每逢強降雨,市區多處路段積水嚴重,居民意見較大。與之并存的是城區蓄水能力不足,自然水大量流失,無法有效涵養城市。
不僅如此,相關研究還表明,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濟南市降水量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明顯、極端天氣增多,形成干旱、暴雨內澇、水資源短缺等典型氣候問題,對全市社會、經濟、生態均帶來較大影響。
對此,濟南市將打造具有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行動,堅持因城施策,大力實施城市水系統、園林綠地系統、道路交通系統、建筑小區系統、能力建設(含監測評估)系統等五大系統建設,增強水環境韌性。
濟南市探索實施地表水轉換地下水工程,開展歷陽湖、興濟河泉水調水工程建設。開展臥虎山、錦繡川、興隆、漿水泉、孟家水庫“五庫聯通”等水系工程建設,建立城市河道補水長效機制。在建筑小區內,推廣建設下沉式綠地、可滲透路面及透水性停車場等,將雨水就地蓄積、就地利用。在山體公園建設中,濟南市注重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修建旱溪、生物滯留池,砌筑魚鱗坑、水平階,鋪設糠粱沙路等措施,大大提高山體對雨水的蓄滲和綜合利用。
隨著一個個“細胞工程”的落地,“海綿城市”正在濟南變成現實,“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城市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截至目前,濟南市已先后出臺海綿城市政策制度40余項,完成建設項目400余個,累計建成海綿城市約300平方公里,使得有效涵養城市水資源,城市抗旱防澇等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極大增強。
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增強適應變化意識
為進一步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濟南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各部門成員單位,建立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公民適應氣候變化意識,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在氣象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方面,濟南市不斷完善極端氣候應急機制,建立監測聯防體系,加強常規和重污染天氣會商研判,完成全市14個區縣(功能區)暴雨、干旱、臺風、高溫、低溫、大風、冰雹、雪災、雷電等9種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和區劃,建成由7個國家基本氣象站和140個區域自動站、3個雨滴譜儀組成的地面氣象觀測網,預報預警準確率不斷提高。
為提高人群健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濟南市以“健康濟南”建設為引領,完善4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建立氣候變化敏感疾病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機制。
在重要生態安全地區適應能力建設方面,濟南市加強黃河沿線生態廊道建設,綠化提升面積1929畝,加強區域生態修復保護,增強森林碳匯功能。
在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教育宣傳方面,濟南市開展了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在“低碳教育百千萬—濟南蒲公英行動”中,以點帶面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動員環保志愿者1.2萬余人,推選出低碳家庭1000余家,線下活動19場(次),通過低碳知識宣教和實踐活動,增強參與者節能減排意識,低碳泉城影響力持續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