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3-18 10:30:03
原標題:“黃河口云法庭”服務在家門口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黃河口云法庭”服務在家門口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梁平妮
□ 本報通訊員 馬 冰 楊玉杰
在山東省東營市,群眾有了矛盾糾紛,不出社區就能通過“黃河口云法庭”見到法官,不僅就地化解了糾紛,還能在“家門口”拿到蓋有法院公章的調解書。
“東營市以實體化場所為支點,以數字化平臺為依托,用‘一根線、一塊屏’將‘黃河口云法庭’搬到群眾身邊,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趙國濱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全市已建成248處“黃河口云法庭”,覆蓋25個鄉鎮、15個街道,線上指導調處矛盾糾紛1200余件。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
本是多年好友,卻因借貸糾紛反目。2月20日,利津縣人民法院通過“黃河口云法庭”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該案雙方當事人本是多年好友,因民間借貸糾紛訴至法院。承辦法官為依法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將該案件委托至人民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同時,承辦法官通過“黃河口云法庭”進行遠程指導。經法官和調解員耐心勸解、釋法析理,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多年好友破除心中堅冰、重歸于好。
法官“云端”指導,幫群眾更好更快解紛爭。東營法院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整合各類資源,打破時空限制,將司法服務觸角延伸到街道、社區、園區,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端口前移。
據了解,東營市將“云法庭”建設納入全市平安建設、社會治理工作大局統籌謀劃推進,組建以東營市委政法委牽頭部署,東營中院保障指導,相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參與的工作專班,強力組織推動,把“云法庭”架設到社區、鎮、街等社會治理基礎單元。全市兩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工作室,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便可與“黃河口云法庭”系統對接,值班法官通過視頻方式指導調解、當事人可連線申請司法確認,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蓋有法院公章的調解書。
“對調解不成或需要訴訟解決的糾紛案件,當事人進行網上立案后,可通過‘黃河口云法庭’申請在線庭審,線上共享證據、庭審筆錄等資料,有效打破傳統法庭時間、空間限制,讓群眾不出社區就可以解決煩心事。”東營中院立案庭庭長呼振泉說。
健全管理運行機制
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在東營市商事商會調解中心成功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調解中心及時邀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值班法官通過“黃河口云法庭”進行司法確認,節省了當事人往返調解中心與法院的時間。
如何推動“黃河口云法庭”為群眾提供多元解紛“最優解”?東營市建立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努力讓群眾遇到糾紛第一時間想到“黃河口云法庭”。
在建立專業團隊培育機制方面,東營市從退休政法干警、鎮村干部、網格員、調解員以及行業協會、群團組織、律師事務所等群體或組織,篩選調解能手、行業專家擔任兼職調解員,根據專業特長和擅長領域,負責協助和參與“黃河口云法庭”各類糾紛化解。選拔優秀法官擴充“黃河口云法庭”人才庫,落實法官輪流值班制度,推行“調解員+值班法官聯合調解”“調解員網絡調解+法官在線司法確認”工作模式,推動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在健全管理運行機制方面,選拔法治素養高、群眾基礎好、解紛能力強的人員作為值庭人員,加強“法治帶頭人”的培養。將“云法庭”的組織架構、工作機制、運行流程等信息上墻公開,配備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和相應設施,建立“一事一檔”檔案管理制度,推動“云法庭”標準化、規范化、有序化運行。
在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方面,東營法院利用“黃河口云法庭”平臺,經常性對專職調解員、矛調團隊成員、值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確保熟練掌握和應用平臺,針對基層常見的金融、借貸、物業、婚姻家庭等矛盾糾紛和調解技巧,做好專項培訓,幫助提升調解能力和水平,應對處置復雜多樣的矛盾糾紛。
提升糾紛調處效能
28起勞務合同糾紛,從農民工起訴到相關單位支付勞務費,僅用了21天。
孫某等28名務工人員為某項目提供勞務,項目完工后,仍有17萬余元的勞務費未收到。多次催要遭拒,他們于2024年4月7日起訴至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
考慮到案件涉及人數眾多且人在外地,法律關系較為復雜,涉及承包、分包、建設單位等多個主體,法院決定將案件委派至特邀調解組織進行調解,通過運用“黃河口云法庭”由調解員、指導法官聯合調解。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深入了解案件、挖掘原因,為案涉各方釋法明理,并通過“黃河口云法庭”多次連線指導法官,由指導法官對當事人疑慮在線進行專業解答。經多輪溝通和線上答疑,最終案涉各方于2024年4月23日通過“黃河口云法庭”線上簽訂調解協議;2024年4月28日,相關單位將勞務費按照指定路徑向農民工支付。至此,28起勞務合同糾紛得到妥善化解。
為提升矛盾糾紛調處效能,東營市加強協調聯動,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法院主推、各部門單位共同支持配合,基層組織和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組建“黃河口云法庭”聯絡員微信群,實現各部門與聯絡員信息互通,對調解難度較大、需要多部門聯調的糾紛,加強部門間聯動會商。建立全市統一的“黃河口云法庭”平臺,優化升級軟硬件設備,實現多端口設施互聯互通。建立“云法庭”值班法官與矛調員、社區綜治干部常態聯絡機制,將法院直接連接到矛盾源頭,推動矛盾糾紛更快更好化解。
“法院定期與鎮街、調解組織等召開聯席會議,及時研究解決‘云法庭’建設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助社區對矛盾糾紛總體態勢、發展規律、深層隱患等進行分析研判,推動社會治理‘前端’與法院解紛‘終端’的無縫隙銜接,努力實現多源共治、前端化解。”趙國濱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