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03-27 08:39:03
原標題:為罕見病患兒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為罕見病患兒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
來源:人民政協報
從全國兩會會場,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彭軍依然步履匆匆。這些日子,他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它們跨越千山萬水而來,訴說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兒童罕見病。
脊髓性肌萎縮癥、重癥肌無力、戈謝病……近年來,隨著罕見病患者群體的需求日益凸顯,完善罕見病醫療保障體系成為我國醫療改革的重要議題之一。
從醫30余年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2024年牽頭成立齊魯醫院罕見病多學科綜合門診,在對罕見病進行深入調研的過程中,彭軍更加堅信:“罕見病必須在兒童時期就筑牢防線。”
“對于多數兒童而言,早期發現并確診能為他們提供及時接受治療的契機。”彭軍告訴記者,諸如身高增長異常、智力發展障礙乃至糖尿病并發癥等兒童成長中的問題,若能早期介入,便能為其營造一個更為健康的成長氛圍,進而在成年后享有更高質量的生活。
“得益于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已能夠識別出高達70%的基因缺陷,這類疾病若被誤診或延誤,可能導致患者終身殘疾甚至失去生命。”彭軍認為,開展罕見病早期診斷與預防,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呼吁將更多可治可防的罕見病納入新生兒篩查范圍。
與此同時,彭軍建議要加強科普宣傳以提高公眾對罕見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可建立覆蓋產前、產中、新生兒篩查三級罕見病防控體系。可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健康管理”中增加“罕見病知識宣教”,在“嬰幼兒健康管理”中增加“罕見病嬰幼兒高危風險評估管理”,進一步豐富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
“通過擴大篩查病種,可以更早地發現和治療罕見病,從而降低治療費用和提高治療效果。”彭軍進一步提出,通過多年努力,基層醫生對于罕見病的識別、診斷及治療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未來仍需借助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加強基層兒科醫生培訓,推進罕見病篩查能力建設工作,從而探索建立體系化的基層罕見病管理模式,早發現、早干預。
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通過醫保報銷、社會救助、慈善幫扶,保障罕見病患者的用藥和治療。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后,新增的91種藥品中,有13種罕見病用藥進入醫保目錄,創歷年新高。
這一利好發展,也讓彭軍看到了罕見病診療的更多可能。他呼吁增加對兒童罕見病患者的保障政策,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如果能將兒童罕見病納入醫保,將為更多低收入患者家庭帶來希望”。
“政策每前進一小步,就有托舉更多家庭走下去的希望,讓他們看見生命之光。”彭軍坦言,建立多元、多層次的診療保障體系是預防和診療罕見病的關鍵之一。特別是針對一些邊遠地區患者,更應加大救助力度,確保他們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除了政府專項醫保的堅實支撐外,商業保險與慈善救助同樣不可或缺,它們作為重要補充力量,攜手共筑一個持久穩固、切實可行且全面細致的醫療保障體系,為罕見病患者群體,尤其是兒童患者,帶去實實在在的福祉。”彭軍表示,在確保基本醫療保障的前提下,大病保險、商業保險以及醫療救助機制應進一步加大對患兒的人文關懷力度,并在經濟上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