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01 10:44:04
原標題:擁抱數智時代 賦能教師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擁抱數智時代 賦能教師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山東農業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以生為本、以師為要、數智賦能、融合創新”理念為指導,構建“訓、課、賽、研、獎”一體化、進階式教師發展體系,打造師能筑基培訓新體系、數智融合課堂教學新生態、賽育精進示范引領新模式、研教融匯教研相長新方案、獎評聯動教師發展新機制,形成了教學能力提升良性循環的新發展模式,為加快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培養一流人才提供重要支撐。
以訓為基
打造師能筑基培訓新體系
學校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教師,依托“教發在線”平臺,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訓全過程,實現培訓全覆蓋。通過常態化開展“瞻魯大講堂”教育教學專家講座、“岱下清風”教學沙龍、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坊、ISW和FDW國際教學技能工作坊培訓、外出定制式培訓等方式,提供教育教學領域宏觀、中觀、微觀層面的培訓服務。林學院教師范克欣經常參與“瞻魯大講堂”活動。通過聆聽教育教學領域專家的報告,與教學專家互動交流,她不僅感受到了教學的魅力,而且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夯實教學基礎,提升教學技能,快速站穩了三尺講臺?!罢棒敶笾v堂”教育教學專家講座是學校打造的教學文化品牌活動,目前已舉辦了14期,參與教師3000余人次,覆蓋了40歲以下的全部青年教師。
近5年,學校共選派82名教師參加高校教師省級培訓;有25名教師獲得ISW教學技能工作坊證書,6名教師獲得FDW教學技能引導員證書;教研室、教學團隊等多種形式的基層教學組織得以夯實,認定校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5個,獲評5個省級示范性基層教學組織。
數智融合
構建課堂教學新生態
學校堅持以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將智慧教室建設作為硬件支撐,將“以AI能力為引擎、以資源為驅動、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一體化智慧教育云平臺作為軟件支撐,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沉浸式”教育教學場景,“教、學、管、評”“四位一體”,將數智技術深度融入教學全過程,實現課堂與實驗室、實踐基地互聯互通,智慧課程、數字化教材等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共用共享,打造“課上課下協同、線上線下融合、校內校外一體”的課堂教學新生態。目前,已獲批國家級別、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7門,新建54門知識圖譜智慧課程,自建在線課程達到百門,出版省級一流教材17本。強化數字賦能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購置10套錄課系統,150門課程的在線資源正在建設中。
以賽精進
打造示范引領新模式
學校建立教學精品賽事分類體系,每年定期規范性舉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教學創新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為教師提供展示、鍛煉的平臺。建立“五良模式”賽事培育體系(“良種”——優秀青年教師種子選手,“良田”——積極向上的競賽氛圍與成長環境,“良法”——系統化、專業化的教學方法培訓,“良師”——高水平專家指導團隊,“良制”——激勵教師參賽的長效機制),對參賽教師開展全方位培訓,以訓促賽、以賽育師。加強資源開發和共享,分類整理教學比賽中的優秀教學設計、教學視頻等資料,建立“賽事專項教學資源庫”,在課程教學實踐和合作高校中進行推廣應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能力。信息學院教師田大東是這一賽事培育體系的受益者。在過去的一年里,他經過系統化的教學培訓、校內外專家的全方位指導,不斷優化教學設計、精進講課技能、提升教學能力,把“高等數學”課程打造成“金課”,最終以理科組冠軍的成績獲得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并在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三等獎。
目前,學校教師已獲得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別、省級獎勵200余項;獲評國家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基層教學組織5個、校級基層教學組織25個;有國家級別教學名師4名、省級教學名師19名,評選校級教學名師21名。以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為代表的教師指導學生獲國家級別競賽“金獎”14項,以高水平師資賦能高素質人才培養。
研教融匯
探索教研相長新路徑
學校積極探索“訓、課、賽、研、獎”互促相長新路徑,提高教育教學研究水平?;谀繕藢颍蚱平萄信c教學之間的壁壘,通過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等,以教學成果獎培育帶動教學研究,重點突破,優化教學生態結構。設立重點、重大、一般校級教研項目,鼓勵教師圍繞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教學研究,探索教學改革的新路徑和新方法。加強教學研究團隊建設,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教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及時總結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將教學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訓、課、賽、研、獎”一體化、鏈條式的輻射與帶動下,學校獲得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評山東省本科高校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課程思政優秀案例9項;出版了以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為代表的優秀教材,獲批第二批國家林業和草原部門“十四五”規劃教材1種、首批農業農村部門“十四五”規劃教材33種和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17種,支持建設28種數字化教材,教材建設質量穩步提升。與中國農業出版社簽署教育出版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其聯合主辦普通高等教育農業農村部門“十四五”規劃教材編寫會,以“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別規劃教材培育和全國教材建設獎為抓手,通過實施優質教材質量工程,加快新興涉農專業教材和新形態教材建設。
獎評聯動
建立教師發展新機制
學校通過建設“耕云學堂”智慧教學云平臺,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業績評價與反饋機制,在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加強對教學業績評價結果的運用,通過反饋機制推動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升。探索建立本科教育教學榮譽體系和獎勵體系,不斷健全本科教育科學評價和長效激勵機制,激勵教師積極投身教學工作。以獎促評、以評助獎,形成獎評聯動的正向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內生動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對獲獎教師進行宣傳和表彰,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數智賦能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構建一體化教師教學發展體系,是學校積極應對新技術變革、推動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構建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障。未來,學校將持續深耕細作“訓、課、賽、研、獎”一體化、進階式教師發展體系,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建設教育強國、培養一流人才注入“源頭活水”。(馮竟竟 彭福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