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18-10-25 07:36:10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海外媒體稱,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早上9時正式通車,香港入境處處長曾國衛早上巡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時表示,通關程序暢順,旅客過關時間大約2至3分鐘。
據香港《信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曾國衛又指出,已安排逾百名入境處人員派駐口岸,日后會視客流量再決定是否需要增派人員。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到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視察。陳帆表示,10月24日在過境、售票以及出去找不同線路車站等方面,都安排了很多服務大使,讓市民可清楚知道應該走哪條路線、去哪里買票和上車。
另據香港《信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港珠澳大橋早上9時正式通車,珠海有多個旅行社首發團,一早在大橋的珠海口岸旅檢大樓外排隊等候通關。有住在珠海的團友說,大橋通車后可節省很多時間,以往需三四個小時,現在只需要40多分鐘。
另一名團友表示,坐船到香港,票價要100多元,費用比較昂貴,而且會暈船,經大橋到香港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此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一名經常來往珠三角不同城市的港籍蕭先生,24日搭乘巴士抵達珠海,成為首名到珠海的正式旅客。他說以前來往珠三角都要繞大圈,但以后必會選擇使用大橋,以節省時間。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另一名香港居民鄧先生也為見證大橋開通一刻,特地繞路由機場轉乘巴士往香港口岸人工島,成功登上首班往珠海的穿梭巴士抵達珠海。他表示心情興奮,以后會多加利用。他認為大橋的好處除了價錢外,同時不用限時限刻,以后可能會叫會暈船的朋友試搭。
又據香港《明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珠??诎度斯u人潮洶涌,當中以赴香港旅行團居多。
報道稱,出境入口處成為游客打卡“勝地”,無論是旅游團還是散客,幾乎每人都在標示有“前往香港”或“前往澳門”的指示牌前拍照留念。不少未準備前往港澳地區的珠海市民及24日在珠海旅行的游客,也專程搭乘巴士到口岸人工島拍照留念。
來自哈爾濱的王先生及李女士夫婦,今日恰逢在珠海旅游,聽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特意前來參觀。二人在站外搭乘巴士進入人工島,看到口岸的建筑異常興奮。
在珠海開出租車的楊先生說:“這個世界級工程,肯定能給珠海帶來人氣。很多人都想看看這么漂亮的大橋”。
另據香港《明報》10月24日報道,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意義,需要從宏觀歷史角度理解。大橋通車見證改革開放40年歷史巨變、標志內地由“橋梁大國”邁向“橋梁強國”,亦是香港與內地未來發展重要里程碑。內地要由“大國”走向“強國”,香港亦需打破瓶頸謀劃未來,大橋開通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成為內地與香港升級轉型的引擎。
報道稱,港珠澳大橋由構思、興建到建成,折射改革開放40年巨變,以及內地與香港關系變遷。上世紀80年代初,港商胡應湘提議興建大橋,遭港英政府反對,直至2003年才上馬。在這20年間,建橋目的已出現巨大變化,由最初促進內地開放、拉近香港與珠三角經濟差距,變成中央支持香港走出經濟低谷,鞏固香港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位。2009年大橋動工,至今正式開通,短短9年間珠三角變化更是驚人。美歐金融海嘯促使廣東省“騰籠換鳥”升級產業,中共十九大勾勒現代化強國藍圖,提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內地與香港發展已進入新階段。
報道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重大國家戰略,港珠澳大橋則是大灣區融合主要基建動脈。港珠澳大橋開通,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漸漸成形,為香港帶來嶄新的區域發展機會,以及種種新的可能。過去香港經常強調扮演“聯系人”的角色,充當內地與國際橋梁,然而隨著內地發展踏上新臺階,香港必須更進一步主動參與大灣區規劃。大灣區面向東南亞,中央目標是要讓大灣區“走出去”,配合“一帶一路”倡議。香港特區政府不應錯過參與規劃促進香港長遠發展的機會。
10月24日,車輛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