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2021-05-09 05:43:05
原標題:一天喂8頓 “臨時媽媽”每天守護近80個早產兒勇闖生死關
來源:廣州日報
一天喂8頓,暖暖的“臨時媽媽”
廣醫三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每天守護近80個早產寶寶勇闖生死關
24小時不間斷,每天最少8頓,每次力求精準無誤,一日復一日,一餐趕著一餐……她們每天精心喂哺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每天有近80個早產寶寶嗷嗷待哺。由于不足月出生,他們的器官發育還不成熟,一出生便與媽媽分開,被送進新生兒科特別照護。
在這段日子里,有一群“臨時媽媽”一天24小時輪流為他們送奶、配奶、喂奶,細心照料著他們,吃喝拉撒一樣都不落。
母親節來臨之際,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用鏡頭記錄下這群“臨時媽媽”如何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最無私的愛,幫助早產“小豆丁”們度過人生伊始這段艱難的時光。
統籌策劃/翁曉鵬、張偉清、黎蘅、陳向軍、翁淑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王慧
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安蕾、蘇韻樺、楊耀燁
每2~3小時來一場
“催奶大合唱”
昨日臨近中午1時,“飯點”到了,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病房里,配奶的姑娘推著送奶的小車子進來,管床的護士姑娘們準備給每個小豆丁喂奶。
在這里,每天有近80個早產寶寶嗷嗷待哺,根據病情,他們被分別安置在三個區域:普通病房、特護病房和ICU病房里。
興許是聞到奶香味了,普通病房里有的小豆丁睜開了眼,小嘴巴不時“吧唧吧唧”著。如果這時護士姑娘還沒來得及將奶瓶送到嘴邊,他們便會啼哭起來,“嗯啊、嗯啊、嗯啊……”聲音逐漸由小轉大。很快,房間里其他寶寶好像收到“信號”一樣,陸續跟著“嗯啊”“咿呀”地附和起來,清脆的啼哭聲此起彼伏,短促而有節奏,好像在催:“餓了!餓了!要吃奶!要吃奶……”
“他們不會說話,但會用啼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廣醫三院新生兒病區護長徐占媛笑稱,這樣的“催奶大合唱”,幾乎每2~3個小時就會響起。護士姑娘們來回穿梭,核對每一份“口糧”,確保信息無誤后才喂給每一個寶寶。她們要記錄每一頓的奶量,同時還要觀察寶寶有沒有拉尿拉臭臭、用不用換尿片……據廣醫三院新生兒病區副護長伍小紅介紹,這些寶寶基本上每天要吃8~12頓。即使是凌晨1時、4時,當“催奶大合唱”響起,值夜班的護士姑娘們又照樣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保溫箱里喂奶 吸不完用管飼
離開普通病房,進入特護區,這里的小小豆丁出生月齡更小,發育更不成熟。每一個寶寶都住在保溫箱里,隔著避光罩雖然啼聲微弱,但同樣迫切等著“領餐”。跟普通病區的寶寶不一樣,這些小小豆丁的吸吮能力不足,有的還不能完全通過奶瓶喂養。
“小寶貝,你要堅強一點,趕快恢復健康回到媽媽身邊。加油!”一位護士姑娘通過兩個操作孔將手伸進保溫箱,一邊為一個31周+的寶寶做管飼一邊輕聲鼓勵道。這個寶寶雖然月齡不小,也有1.9公斤重了,但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還很脆弱,所以仍需要在保溫箱里住一段時間。這一餐,按醫囑他要吃37毫升的奶量,但他吸不動那么多了,吸剩下的奶護士姑娘就通過管飼一點點地輸進他腸內去。
巴掌大小豆丁 奶水當口腔護理液
跟普通病區和特護區里個頭更大、月數更足的小伙伴不同,住在新生兒ICU的多是胎齡在28周以內或是病情危重的“mini寶寶”。有個出生只25周、700來克的“mini豆丁”已經在“寶馬箱”里住了兩周——那是一款高檔嬰兒培育保溫箱,據說價格逼近一輛寶馬車,所以被醫護人員稱為“寶馬箱”。
“寶馬箱”周圍,生命監護儀器環伺,心電監護儀滴滴地地響著。隔著“寶馬箱”和微微掀開的避光罩,一個成人巴掌差不多大的小小小豆丁映入眼簾,他,全身皮膚吹彈欲破,血管隱約可見,胳膊只有成人手指大小。他現在還只能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但每隔4個小時,當班的護士姑娘就會拿一根棉簽,蘸了蘸“黃金液”——媽媽的奶水,放入他口中輕輕地幫他做口腔護理。
本來用滅菌水做口腔護理有助寶寶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徐占媛解釋說,國際上已有研究,改用母乳作口腔護理液效果更好。
救治28周以下小胎齡的早產寶寶要闖過更多難關,從呼吸關、感染關、出血關、貧血關到喂養關,從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鼻導管吸氧到自主呼吸,奶量從最小的1毫升到幾十毫升,才能逐漸實現體重從幾百克到1000克、2000克……越來越有力量去對抗疾病。病情好轉后,他們將會轉入特護區,最后轉到普通區。
當寶寶的身體狀況一步步改善、個頭越長越好,最后生命體征穩定、體重達標,就可以“畢業”回到媽媽身邊了。
一天喂8-12頓,
“口糧”哪里來?
一天要喂8-12頓,小豆丁們的“口糧”怎么解決呢?
一般每天上午8時,早產兒寶寶的家人就會按廣醫三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指導,拿著奶箱將準備合格的母乳送過來,住得遠的家長則每兩天送一次。收奶阿姨認真檢查、將符合要求的母乳核對好后便送入新生兒科存奶庫的專用冰箱,這里就是寶寶們的“糧倉”。
隨后,配奶員上線了。病區里有兩名助理護士當配奶員,每2個小時就要配一次奶。她們根據醫囑,仔細了解每個小豆丁的需求,比如有些乳糖不耐受還不能喝母乳,就要用配方奶;有的母乳不夠喝,就要同時備好母乳和配方奶。
總之,這個環節的“媽媽”就是要負責所有寶寶喝的奶都符合醫囑,還要保證他們喝得飽。配好的奶被裝進一個個一次性奶瓶,貼上獨特的標簽,保證每個寶寶喝的奶準確無誤,再放進小推車的一個個格子里,送到新生兒病房交給后面接力的護士“媽媽”們。
配送完一餐,配奶員會把用過的一次性奶瓶處理好,將奶嘴送去消毒,然后又要趕在“催奶大合唱”響起之前準備好下一餐。
一日復一日,一餐趕著一餐,看著早產小豆丁們越長越好,啼聲越來越響,“臨時媽媽”們倍感欣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