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新聞網
2019-07-22 23:13:07
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瑞陽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22日訊(記者 胡瑞陽)7月22日上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池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市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池市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池市堅持美麗幸福新河池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開創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2018年,河池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88.3億元,與建國初期1950年的0.34億元相比,增長2319倍,與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5.67億元相比,增長139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302元,比1978年增長116倍;工業總產值達到465.88億元,比1978年增長124倍;財政收入達到77.54億元,比1978年增長165倍。2018年,河池市三次產業結構為20.4:31.7:47.9,與1950年的77:12:11和1978年的44.5:29.8:25.7相比,產業結構由單一農業為主,基本實現了一、二、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從農業主導型逐步向服務業主導型轉變,產業結構日趨合理。
作為廣西乃至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河池市,是廣西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設區市。河池市大力弘揚“逢山開路 遇水搭橋”的河池精神,克難攻堅、砥礪奮進,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從1984年底的248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28萬人,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20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132元增加到2018年的9177元,年均增長266元;貧困發生率由1984年底的84%下降到2018年底的8.22%。全市2016年至2018年實現減貧48.68萬人,378個貧困村出列,南丹、金城江、天峨實現整縣(區)摘帽,為2020年實現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河池多項工作排在全區前列?!叭r”工作成績斐然,全市“十大百萬”扶貧產業穩步推進,核桃種植面積由最初的13萬畝發展到目前260萬畝,成為華南地區核桃種植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全市桑園總面積90萬畝,鮮繭產量12.63萬噸,連續14年穩居全區設區市第一;牛、羊飼養量和出欄量及內陸大水面養殖開發面積連續5年保持全區第一;全市有效期內認證登記的“三品一標”農產品達175個,居全區設區市第一。
工業經濟發展迅猛,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已形成以有色金屬、食品加工、電力、繭絲綢、建材五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工業產業體系;削山填壑建設大任產業園區,全市有色金屬產業集約化、規?;潭让黠@提升,生態環保型有色金屬示范基地建設初現雛形;河池·南丹工業園區成為百億園區,南方公司企業綜合實力在全國鉛鋅行業排名前三,是全國最大的鉛鋅生產基地;電力產業成為百億產業;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釀酒、優質飲用水產業產能、產值穩居全區第一,丹泉、巴馬麗瑯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旅游業異軍突起,獲評中國首個地級“世界長壽市”,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上升為自治區發展戰略,鳳山成功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環江喀斯特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河池機場建成通航,紅水河黃金水道正式復航,貴陽經河池至南寧高速鐵路開工建設,目前河池境內高速公路建設總里程達824.677公里,通車總里程達462.137公里,在建賀州至巴馬(來賓至都安段、都安至巴馬段)、融水至河池(河池段)、樂業至百色(河池段)、南丹至下老等5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362.54公里,新謀劃的9條15個路段約815公里的高速公路項目列入《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年)》。河池的綜合立體交通路網和互聯互通構架基本形成。
生態優勢益發明顯,河池市森林覆蓋率達70.05%,排在全區前列,生態公益林面積、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量位于全區前列,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全區前列,“山清水秀生態美”成為金字招牌。同時,“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黨的建設邁上新臺階;先后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自治區平安市、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市、自治區衛生城市、廣西園林城市和“南珠杯”競賽特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河池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辛幸表示,河池市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各項決策部署和市委“1234”總體工作思路,深入開展營造“三大生態”實施“三大攻堅”六大行動,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繼續譜寫新時代河池發展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