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05-18 10:47:05
天空飄著小雨,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尚河頭村一條泥濘的田間小路上,46歲的尚豐友站在雨中,焦急地望著路口。不一會兒,一輛轎車駛來,尚豐友熱情地迎了上去,將車上的一行人引到自家大棚內。這是發生在2016年秋天的一幕,但對尚豐友來說,這次會面足以改變他的命運。“要是沒有專家帶來的科學技術,我的大棚早就絕產了。”尚豐友說。
尚豐友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在建大棚之前,他種植糧食和大蒜,但是收入并不理想,于是有了種蔬菜大棚的想法。2016年,他拿出所有家底又向親朋好友借了十幾萬,共投資32萬元建成一個黃瓜種植大棚。但是建成第一年,大棚內的黃瓜就面臨絕產。“當時黃瓜葉子發黃,耷拉著,花瓜問題也相當嚴重,眼看其他種植戶家黃瓜上市,自家黃瓜面臨絕產,我心里真是急壞了。”尚豐友說。
張立寧(右)向尚豐友講解種植技術
“我從一份報紙上找到張立寧教授的電話,聽說我的情況后,他專門來到我的大棚,幫我尋找病根。”尚豐友說。經過研究,山東省“服務新農村專家顧問團”植保首席專家、青島特色產業化協會蔬菜委員會主任、青島農業大學客座教授張立寧為他提供了一個化肥配方,并一再叮囑管理辦法。“沖了三遍化肥后,大棚內的黃瓜立即大變樣。”此后,張立寧還曾多次到大棚指導管理黃瓜,尚豐友的黃瓜長勢越來越好。
近日,記者來到尚豐友的黃瓜大棚進行探訪。大棚長180米,寬13米,高三四米,盡管黃瓜已經采摘近半年,但是黃瓜蔓上仍開滿了花,翠綠的黃瓜隨處可見,深綠色的黃瓜葉又大又挺拔。“經過科學管理,張教授說我的大棚采摘期能延長一個月,但是就目前的長勢,我感覺延長兩個月也是有可能的。”尚豐友說,他種的黃瓜“好吃有黃瓜味”,收購價比當地其他種植戶貴兩毛錢,最好的賣到5.2元一斤,銷售商直接到他的地頭搶。
記者采訪得知,在當地,尚豐友的大棚稱得上是最先進的,也是花錢最多的,僅建北側的一面墻就花了12萬元。盡管目前仍有十多萬的外債,但尚豐友臉上掛滿笑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去年價格好,掙了很多錢,目前毛收入已經十五六萬了,照這么干下去,兩年就能把本掙回來,還清外債沒有問題。”尚豐友說。
“以尚豐友的家庭條件,能投資建成一個這樣規模的大棚,很不容易,這也是一種創業精神。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他都急哭了,問我大棚里的黃瓜還有救沒。當時我就想,一定要盡力幫他,讓他的大棚成為全村第一的大棚。”張立寧感慨。
尚豐友非常關注農業科學知識,特別是自己的大棚黃瓜“起死回生”后,只要知道張教授來當地講課,他一定到。“尚豐友是一個懂科學、愛科學、勤奮好學的農民,家里常年訂著報紙,這是難能可貴的,我相信在科學的幫助下,他的致富路會越走越好。”張立寧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