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0-11 08:25:10
“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已劃定的遺產核心區包含的89個遺產要素中,包含一處城墻遺址,這處城墻已有600余年歷史,它的存在無疑更加彰顯了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影響力。
城墻遺址周圍已經用綠化帶隔離了起來。 見習記者 張曉燕 攝
曾經重見天日的老城墻。 (資料片) 記者 劉飛躍 攝
10年前曾進行發掘
后來建房將其封藏
近日,記者經過四處打聽,終于在西城根街中段找到了這段有600余年歷史的明代城墻。
這段高約6米、長約15米的古城墻很有歷史滄桑感,經過歲月變遷,它的厚度僅剩幾十厘米,由青石塊和不同古磚砌成的墻面也是凹凸不平,多種顏色混雜。城墻底部由高約1.2米的條狀青石砌成,上面高約3米的墻體由大青磚砌筑,并用白灰勾縫,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紅磚,磚的大小、厚薄也不一樣,零星有些修補的痕跡,墻體上還有不少粗大的樹根從磚縫里長出,上面的枝干已被鋸掉。在老城墻的北段,還有一個青磚砌筑的城垛。記者現場看到,用欄桿圍著的這段城墻已經進行了綠化,欄桿里的植被長勢良好,在古老城墻下顯得勃勃生機。
其實對于很多老濟南人來說,這段明代的古城墻并不陌生。2007年時,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曾對西城根街保留的一段約50米的古城墻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但是不久,此地蓋起了高樓,那段老城墻也就被擋了起來。同年,歷下區西城根街中段的濟南西城墻遺址(明代)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段古城墻現在終于能看到了。”一位在這附近居住的市民告訴記者,之前附近建房時,這段古城墻當時就露了出來,但是后來前面又建了很多房屋,這段城墻就被“藏”了起來。
城墻遺址幾經戰火
保存下來純屬僥幸
看濟南的老照片可以發現,當年濟南的古城墻甚是宏偉,但是幾經戰火,如今已殘破不堪。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1928年,日軍進犯濟南制造了“五三慘案”,當時的四大城門——西門濼源門、東門齊川門、南門歷山門都受到炮火的嚴重損壞,僅剩下只走水不走人的北門匯波門。1931年,韓復榘主政山東時,見城門損毀嚴重,考慮到整修的花費問題和整修意義不大,干脆就把濼源門、齊川門、歷山門拆除,進而在城墻上面辟出環城馬路。此時,濟南東、西、南三個城門就已經消失,明城墻的系統也已不再完整。此后多年,濟南城飽受戰火之苦。經過多次戰役之后,濟南城墻早已是千瘡百孔,破舊不堪,觀賞性也大大降低。
當年宏偉的古城墻,現在只剩一段城墻遺址,不禁令人惋惜。而這段遺址能夠順利保存下來,它周圍建筑的存在起到了關鍵作用,不管是作為附近房屋的圍墻還是后墻,因為正處于南北方向的中間位置,它成功躲開了當年工業展覽館和開元廣場兩次大規模的施工。
綠化帶隔離保護
成獨特文化景觀
“作為老濟南,我們都知道這段老城墻,看到它能夠重見天日,實在感到高興。”在記者詢問古城墻具體位置時,附近一位市民說,古城墻見證了濟南的歷史,如果破損消失實在可惜。“這段城墻有著濃厚的古代特色,如果保護好了,也可以彰顯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段古城墻,他們不僅拆除了附近的違建,還設置了綠化帶,綠化帶的設置不僅僅是為了美觀,也為了將古城墻隔離。“來附近游玩的市民可以看到這段古城墻,但是不會近距離碰到它,對古城墻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這段古城墻是濟南現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墻了,它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發展,目前這段古城墻只有幾十厘米厚了,并不屬于完全意義上的老城墻,墻面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磚塊也表明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它進行過多次修整。“現在還能看到,的確不容易,這段古城墻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也可以算是濟南一處獨特的文化景觀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張曉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