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17-11-17 08:28:11
原標題:青島3000噸級以上科考船將超10艘
完成西太平洋開放航次科考“科學”號昨回青島母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昭示著我國堅定不移地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決心。
大型綜合性科考船是我國探秘深海、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重器”。日前,記者采訪我市各涉海科研院所與高校時獲悉,一批正在建造當中的大型科考船即將加入我市科考船隊序列,我市3000噸級以上科考船有望達到11艘之多。“青島的這些船加起來,比有的國家全國科考船的總量還多。我們擁有了這些深海利器,就能實現全海域、全天候的科學考察,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走向深海遠洋貢獻力量。”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乃勝說。
“海洋地質九號”9月試航成功
我市在建的科考船當中,“海洋地質九號”將會是最快入列的一艘船。該船總長87.07米,寬17米,深7.8米,排水量4390噸,是一艘無限航區綜合物探調查船,裝備有目前世界上先進的長排列多道地震勘探系統,可拖帶960道長度達12公里的地震采集電纜,配備雙震源共6排最大容量9000立方英寸的氣槍陣列,可根據勘探地質目標靈活組合震源、電纜排列方式,既能實施針對天然氣水合物、深海油氣資源的地震勘探,也能滿足深海深地探測科學研究需求,其地震勘探能力是青島已入列科考船中最強的。此外,該船還配備了深水多波束、側掃聲吶、全海深淺地層剖面儀、單道地震、海洋重磁等常規海洋地球物理調查裝備以及萬米絞車系統。可以說,該船具備海水、海底表層、海底淺中深部地層的綜合探測能力。
“海洋地質九號”已于今年9月完成了船舶航行試驗任務。據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洋地質九號”調查設備的安裝、調試與海試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預計將于年底停靠青島。另據了解,“海洋地質九號”將同時入列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與平臺的其他科學考察船一起承擔全球綜合科考任務。
3000噸級“北斗2”號在滬開建
今年9月,農業部在上海開建兩艘3000噸級的漁業調查船,其中一艘就是將來歸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使用的“北斗2”號。據了解,這是農業部迄今投資最多、噸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漁業科學調查船,被稱之為“漁業航母”。
據介紹,“北斗2”號設計總長84.50米,滿載排水量3281.5噸,續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節,自持力60天,配置相關科研儀器設備64臺(套)。該船具有國際先進的海洋漁業探捕、漁業資源調查、漁業環境生物調查、海洋理化分析、聲像評估與遙感等5大科學調查系統;配備了自動化程度高的絞綱機、卷網機、自動拖網控制系統、電動變頻CTD絞車等甲板機械操控裝備,可開展底層拖網、變水層拖網、延繩釣、魷魚釣等4種探捕作業方式,能夠高效完成海洋漁業資源及環境調查,并確保科學調查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和精度。該船計劃2018年5月下水,2018年12月交船,也將入列海洋國家實驗室共享平臺。
“東方紅3”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中國海洋大學“東方紅3”總長103.6米,排水量58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該船建設目標定位是全球最先進的無限航區科考實習船,將承擔提升我國深海大洋現場綜合科考能力和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任,因此重點設計了先進的探測與實驗分析等系統,能夠進行大范圍多學科多種海洋要素的綜合觀測和大氣―水體―海底多學科的立體探測與交叉集成,通過衛星、無人機、無人艇或船隊合作,可實現海洋空間區域化的同步快速探測與分析,實現船岸網絡一體化的數據傳輸和遠程教學。該船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有效控制了船體振動、水下輻射噪聲、電磁輻射等對探測與實驗數據的質量影響,也可以在科考現場隨時更換自主研發的探測儀器設備,開展海上示范化試驗。“東方紅3”預計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5000噸級“蛟龍號”母船啟動建設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蛟龍號”的新母船——一艘5000噸級的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已經啟動建設。這艘船配備全電力吊艙式推進系統,擁有相關的地質、水文、生物化學實驗室,以及潛器操控中心、數據處理中心等多種類型實驗室,實驗室面積大于300平方米,配有專用ROV作業系統。該船的船載調查系統不僅可完成“蛟龍號”下潛時的各項探查任務,同時具備數據、樣品的處理及現場分析能力。
大洋鉆探船打造深海勘探“航空母艦”
最值得期待的科考船是由中國地調局、青島市政府和海洋國家實驗室共同推進的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如果立項成功,它將是深海資源勘查和海洋科技的“航空母艦”。
據青島海地所所長吳能友介紹,開展深海大洋科學鉆探是全面揭示和驗證海底深部地震形成、板塊運移等地質演變過程,以及深部天然氣水合物、油氣、固體礦產和生物等資源形成機理的唯一方法,同時也是我國打破西方發達國家主導引領深海資源勘探的現狀,掌握深海國際話語權的必然路徑。我市作為全國海洋科研重鎮,具備承接國家海洋領域重大科學任務和裝置設施的能力,將積極爭取大洋鉆探船項目落戶。
深海遠洋科考船的建造,將拓展我國從海防到海權空間的能力。海大“東方紅3”建設部趙軍主任的感慨頗具代表性:“我們需要有一支強大的科學考察船隊,使我們從認識海洋、了解海洋走向透明海洋。現代化綜合科學考察船的建設是一項無止境的科學研究課題,是集科學考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科技進步于一體的戰略平臺,我們要以匠心和創新精神,把每一艘科考船都打造成特色鮮明的時代精品,踐行我們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使命。”
相關鏈接
“科學”號等6艘 大型船舶已入列
目前,我市正在投入使用的3000噸級以上科考船有“科學”號、“向陽紅01”、“向陽紅06”、“向陽紅09”、“東方紅2”等五艘船,而且大部分都是5000噸級的“大塊頭”。
“科學”號船舶總長99.8米、型寬17.8米,排水量4711噸,續航力15000海里,是目前國內綜合性能最先進的科考船之一,自2012年交付中科院海洋所使用以來,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已經開展了多次綜合考察航次。目前正在西太平洋執行國家基金委的開放共享航次任務。
隸屬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向陽紅01”也是我國新一代全球級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船,船長99.8米、型寬17.8米,排水量4980噸,續航力15000海里。該船具備大氣、海面、水體、海底及深海極端環境立體綜合海洋環境和資源調查能力,目前正在南大西洋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航次任務。
“向陽紅06”“向陽紅09”都是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在使用的5000噸級科考船。“向陽紅09”是國內第一艘深潛試驗母船,曾載著“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區域完成了7000米級海試任務。“向陽紅06”去年11月完成了二次改建,可抗12級風浪,具備全球航行科考能力。
3500噸級的“東方紅2”是一艘服役21年的科考船,也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元老”級考察船,總航程早已超過40萬海里,圓滿完成了海上教學實習和海洋環境、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聲學等綜合調查任務。
此外,曾經功勛卓著的5000噸級北海分局“大洋一號”船經過修理和增改裝,今年6月在武昌順利下水,10月底完成海試后已經重回青島母港。
這些重量級科考船馳騁在祖國的藍色疆土之上,通過海上觀測、洋底采樣,為我國海洋科研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王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