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2-28 08:55:02
原標題:深化校企合作促產教融合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深化校企合作促產教融合
來源:經濟日報
一段時間以來,上海、廣東、遼寧等省份同步規劃產教融合與經濟社會發展,將教育優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項政策,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產教融合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我國產教融合機制不斷完善,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實現雙向賦能。有關部門和地區強化政策引導,建設了一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打造了一批引領產教融合的標桿行業,培育了一批行業領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例如,山東省以“產教融合省域試點”為依托,搭建合作平臺,培育了一些龍頭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的“產業學院”。目前,全省已成功建設56個市域產教聯合體、4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構建起產教良性互動、互相促進的發展格局。又如,深圳市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領域協同研究,推動企業與高校共建研究中心、產業學院等。
盡管成效顯著,但仍存在短板弱項。校企合作上,仍以實習實訓、短期技術扶持等傳統合作模式為主,缺乏創新且深度不足。企業在投入比、產出效益等方面有所顧慮,參與動力不足。政策落實上,資金支持力度不足,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企業高校利益難以保障。部分激勵政策未能有效落地,阻礙產教融合進程。人才培養上,部分院校專業和課程設置滯后,與產業需求脫節,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滿足產業快速迭代的技術需求。針對此,須積極找到解決辦法。
深化校企合作機制,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推動校企合作由“短期項目”過渡為“戰略伙伴關系”,例如共建產業學院、技術研發中心平臺等,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校企雙方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臺與質量評估機制,確保合作深入。出臺相應激勵政策,為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稅收減免等獎勵,提高企業積極性。
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政策落實的監管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設立產教融合發展專項基金。明確校企合作研發成果的利益分配比例很重要,需制定科學規范的資金利益分配方案,確保雙方利益分配均衡合理。另一方面,政府應設立相關部門負責督查監管,定期檢查政策落實情況,確保激勵政策有效實施。
靈活優化課程體系,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此前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提出,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各高校要密切關注產業發展的動態趨勢,及時調整專業內容與課程設置,鼓勵企業與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搭建高校企業人才互通平臺,高校教師赴企提升實踐能力,企業技術人才駐校講授課程,將企業實踐與課程教學相融合,為產教融合提供人才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