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01 10:44:04
原標題:產科教融合 培養醫學拔尖創新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產科教融合 培養醫學拔尖創新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如何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醫學拔尖創新人才,成為臨沂大學醫學院面臨的核心課題。臨沂大學醫學院以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為導向,依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全力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從理念革新到實踐探索,全方位構建起一套科學、高效、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
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構建多元育人體系
臨沂大學醫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實際需求為目標,立足自身實際,探索打造“思想引領、學科驅動、平臺助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思想引領方面,學院以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為抓手,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在人才培養中突出價值觀塑造與理想信念教育。為此,學院帶領學生走進紅色基地,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在學科驅動方面,學院堅持融合創新,建強育人體系,基于醫學、生物學、化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立山東省醫養健康特色學院,并科學規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集中優勢資源開展個性化培養。通過參加本科生基礎學科學術創新挑戰賽提升學生的技能,開設人工智能通識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學科進階課程,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學科基礎。
在平臺助力方面,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以課題、項目、技術攻關等為依托,探索“專業學位+能力拓展”一體化教育教學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搭建平臺,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合力。另外,學院建立分階段培養項目制管理新模式,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分為兩年的專業教育階段和兩年的技能提升階段,專業教育階段注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技能提升階段注重學生科研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優化招生選拔機制,探索人才培養模式
招生選拔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開端,學院嚴格依據選拔條件進行遴選,確定20名學生組成拔尖創新人才班。成功選拔出符合條件的優秀學生后,學院精心采用“聯合培養、貫通培養、學科交叉、項目驅動”4種科學有效的模式,持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聯合培養”即學院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產學研實踐基地等培養主體協同育人,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和豐富的實踐機會。“貫通培養”即學院構建“直通式”教育創新平臺,將拔尖創新人才班的本科生與碩士研究生階段貫通,為其深入學術研究提供連貫性支持。“學科交叉”即學院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打破學科壁壘,實現知識融合,培養學生應對復雜多變的跨學科研究的能力。“項目驅動”即學院構建校企融合、互動的動態化人才培養機制,助力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切實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建立全面評價體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聚焦“如何精準衡量并提升醫學檢驗技術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這一關鍵議題,學院從多個角度出發構建全面的評價體系,為人才培養校準方向,為教學實踐的優化提供依據。其中,升學就業指數評價直觀反映學院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的效果,分析學院培養的拔尖創新人才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學生理論素養評價要求學生充分了解國內外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用專業知識闡明復雜醫學檢驗技術問題,確保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獨立思考研究的能力;科教融匯育人能力評價衡量學院將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優勢的能力,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產教融合育人能力評價檢驗學院與產業界合作以及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成效;學科交叉育人能力評價考察學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能力;國際化育人能力評價是評估學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復合型人才的能力。
構建完善保障機制,夯實人才培養根基
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對于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至關重要。學院為了確保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以推進“四大創新”、實施“四大建設”為目標,完善制度保障,搭建一流教學資源平臺。
(一)推進“四大創新”,完善制度保障
推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學院實施完全學分制與選課制,讓學生合理規劃學習路徑,滿足個性化需求。另外,推行導師制,導師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經驗,為學生量身定制科研計劃,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給予專業指導,幫助學生攻克難題。
推進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學院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以多層次、多元化為培養目標,致力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課程設置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突出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擇空間,便于其靈活組合課程。
推進教學模式創新。傳統的單項式、灌輸式教學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為此,學院采用項目式、專題研討式和問題探究式等開放式教學模式,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和探索能力。
推進教學評價制度創新。學院改變了單一閉卷的考試形式,采用考試與課程論文、實驗報告或社會調查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闡述能力,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水平。
(二)實施“四大建設”,搭建一流教學資源平臺
實施師資隊伍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學院堅持質量并重、引育并舉的原則,一方面,重點引進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等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加強在職教師的進修提升,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和科研指導。
實施學科專業建設。學院將專業優勢特色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確保學生能夠適應市場需求。同時,注重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協同共進,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學科專業體系。
實施專業課程建設。學院推進“學科—專業—課程—教材”一體化建設,根據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精準分析對拔尖創新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開展課程建設與改革,豐富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
實施實踐平臺建設。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導師為主導,構建校內實驗平臺、校外實踐基地及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三大平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戰能力及創新能力“三種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科學的招生選拔、多元的培養模式、全面的質量評價和有力的保障機制協同作用。臨沂大學醫學院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其他高校和專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有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拔尖創新人才,為推動地方和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宋昕玥 時鵬飛 王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