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08 09:48:04
原標題:兒童劇創作應少些墨守成規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兒童劇創作應少些墨守成規
來源:中國文化報
蘇 銳
文藝創作需要跟時代接軌,是生活的風向標,兒童劇創作尤其如此。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的審美特點,跟成年人不同。
兒童劇的創作,首先應當堅持正確的導向,給孩子健康的價值觀。在這個基本前提下,兒童劇創作手法不妨靈活一些,表現的內容不妨再開拓一些。
山東濟南有一家專門創作演出兒童劇的文藝院團,近些年成績斐然,不僅精品不斷涌現,作品在商演市場的反響也十分熱烈。常有國內演出經紀機構或者劇場主動找來,只為邀請其過去演出,因為有票房保證。
院團負責人介紹經驗時講過一句話:“我們從不關門搞創作,社會需要啥我們就排啥。”
以觀眾需求為導向進行創作與演出,這不是一個新穎的提法。但是對于不少文藝院團而言,似乎落實起來非常有難度。就拿兒童劇來說,國內參與兒童劇創作的院團不在少數,每年也有一些作品立上舞臺,但是真正能吸引家長帶孩子買票去看的,與業內的期待還有差距。究其原因,“過于傳統”帶來的影響很大。
比如,有的院團過分看重兒童劇的教育功能,創作人員習慣于“站在講臺上”,總是不自覺地在臺詞或者表演中對小朋友進行說教。劇場中的教育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但走出教室走進劇場的孩子們,往往不是抱著受教育的目的來的。
再比如,有的院團在創作中依然遵循演員臺上站、觀眾底下看的模式,全程需要孩子坐在座位上,不考慮小觀眾坐不住、喜好動的特點。
凡此種種,一個總的特征就是院團自說自話、我行我素,似乎不將觀眾放在眼里,工作方式沒有與時俱進。
文藝創作需要跟時代接軌,是生活的風向標,兒童劇創作尤其如此。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的審美特點,跟成年人不同。近些年,有一些對孩子們影響力很大的影視作品,其中不乏國外的作品,孩子們甚至在玩耍中會模仿劇中角色的行為。不能說這些影視作品沒有正面教育意義,為什么落腳點同是“引導孩子”,一些影視作品能持續火爆,而我們的一些兒童劇無人問津?
多年來,兒童劇創作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同時在表現手法、創作理念、觀演關系等方面也亟待創新。文首提及的兒童劇院團負責人就說,院內建了好幾個擁有500人的微信群,全是院團的粉絲家長,新戲一出來,這些家長會被邀請去提意見。
孩子的心中如同一張白紙,文藝作品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兒童劇的創作,首先應當堅持正確的導向,給孩子健康的價值觀。在這個基本前提下,兒童劇創作手法不妨靈活一些,表現的內容不妨再開拓一些。創作人員應該多到生活中去,多找家長們聊一聊,看看大家關心的是什么話題,想讓孩子看的是什么內容。
當下的家長,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相信多數家長不希望看一部說教味道很濃的兒童劇。大家還是希望通過看一部作品,給孩子種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的內核可能是“善良”“勇敢”或者“堅持”。總之,需要的是能讓孩子坐得住的作品、能讓孩子快樂的作品、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受到積極影響的作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