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4-10 09:11:04
原標題:花生油車間里的“數字蝶變”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花生油車間里的“數字蝶變”
來源:農民日報
春日的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南村鎮,青島天祥食品集團的智能化車間內,100多臺(套)智能設備正一刻不停地運轉著。在這條智能化生產線上,一粒粒花生歷經18道智能工序,最終變成一滴滴金黃透亮、香氣濃郁的花生油,走進消費者的廚房。這家在糧油行業深耕40年的民營企業,正以“智慧動能”為筆,書寫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而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后,是兩代人接力傳承、不懈奮斗的動人故事。
智能升級:從“汗水經濟”到“智慧制造”
在喜燕植物油灌裝車間,全自動碼垛機器人正以每分鐘48箱的速度精準作業。生產部長徐春偉輕點中控屏,屏幕上跳動著200多個監控點位采集出來的生產數據:“去年投入1000多萬元升級的智能系統,讓能耗降低18%,生產效率提升35%。”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套系統能自動識別每罐油的溫度、庫存量,誤差控制在0.01攝氏度以內。
這種“數字蝶變”的背后,是現任董事長于強“刀刃向內”的改革魄力。2015年,這位從農業銀行辭職接棒企業的“少帥”,展現出獨到的戰略眼光,他意識到企業正面臨傳統產業轉型陣痛,因而力排眾議,啟動“三年數字化改造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智能倉儲系統,引進國內糧油行業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自主研發“糧油大腦”管理平臺。如今,集團42條生產線全部實現“設備互聯、數據互通”,生產過程能耗降低22%,產品優等品率提升至99.6%。
品質革命: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在天祥食品的實驗室內,一套360度全方位食品安全監控系統正時刻緊盯著每一粒花生的轉變過程。從平度當地的種植基地,到工廠的生產車間;從原料入庫的那一刻,到成品順利出廠,全程設置了280個質量控制點,且全部實現可追溯。研發部長于璦瑋介紹:“我們創新研發出‘五鮮初榨’工藝,在收購、加工、儲存等各環節完美地詮釋了鮮字。”說著,她展示起新研發的頭道初榨花生油,只見金黃透亮的油體中泛著天然花生的琥珀光澤。
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源于兩代人的堅守。早在于強的父親于漢信時代,企業就建立了平度首個民間農殘檢測室,而于強上任后更是將檢測中心升級為“糧油安全哨兵”。走進占地2000平方米的檢測中心,106臺進口儀器正在運轉:氣質聯用儀能檢測128種農藥殘留,原子吸收光譜儀可精確到0.01ppm的重金屬含量。“我們每年投入銷售額的3%用于檢測設備更新,就是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于強說。
在喜燕面粉廠的智能化生產線上,有個特殊的“透明車間”——消費者通過手機App就能實時觀看面粉生產全過程。這種“陽光生產”模式,正是于強推動的“三心工程”(良心、放心、愛心)的重要一環。數據顯示,企業近3年累計投入8000萬元用于質量體系建設,產品抽檢合格率連續保持100%。
鏈式發展:從“單打獨斗”到“集群共進”
在天祥食品的帶動下,南村鎮已形成“種植-倉儲-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生態。企業周邊50公里范圍內,聚集著200多家農民合作社、28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我們與300多個家庭農場及農戶簽訂訂單,帶動農戶每畝增收800元。”集團副總孔德程算了筆賬:企業年加工30萬噸食用油和20萬噸面粉,相當于消化掉平度市1/3的糧油產量。
這種“鏈主”效應的背后,是于強“強鏈補鏈”的戰略布局。2021年,他牽頭成立“天祥糧油制造業產業化聯合體”,聯合5家龍頭企業制定5項團體標準,建立“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的產業體系。“我們要打造‘數字糧倉’,讓平度大花生賣出黃金價。”于強說。
這份產業情懷,深深鐫刻著兩代人的接續奮斗。父親于漢信以數十載深耕鑄就行業根基,即便在職業生涯的重要階段仍保持著創業者的熱忱;而新一代則緊握時代機遇,以創新思維激活傳統產業基因,讓家族事業在傳承中迸發新的生命力。于漢信將自己經營多年的“喜燕”品牌交兒子,并叮囑兒子“要讓平度農民的好產品走出國門。”如今,企業已形成年產能突破30萬噸的現代化花生油生產體系,在行業內穩居頭部陣營,產品遠銷日韓、東南亞,帶動當地50萬畝花生種植基地實現標準化生產。
紅色引擎:黨建引領產業騰飛
在天祥食品的辦公區,“紅色驛站”格外醒目。這里不僅是黨員活動陣地,更是技術攻關的“前沿陣地”。“我們推行‘黨員責任區’制度,每條生產線都有黨員技術骨干牽頭攻關。”集團黨支部書記宋福榮介紹,近年來黨員團隊已完成23項技術創新,節約成本超5000萬元。
“紅色動能”,源于“黨建強則企業強”的理念。集團創新打造“1+1+3+N”黨建模式,將黨支部建在車間班組,把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在于強的推動下,天祥食品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黨建文化展廳,每年接待參觀者超過2萬人次,成為平度市非公黨建示范基地。“我們要讓黨旗在產業鏈上高高飄揚。”于強說。
暮色中的南村鎮,天祥食品的智能化立體倉庫依然燈火通明。在這里,每天有2000噸糧油產品發往全國200多個城市。從“一把炒花生”到“一桌放心餐”,從“鄉鎮小作坊”到“行業領軍者”,這家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實踐,正是中國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當春風吹遍齊魯大地,更多像天祥這樣的民營企業,正在書寫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