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2019-03-01 10:49:03
原標題:天天操練蠅頭小楷,一輩子的愛好帶來奇效 92歲老翁逆生長穿針引線拒絕老花鏡
他曾患過肝癌,手術治療后以書法協助康復,日日染翰,形神同修。后來不僅身體康健,視力也恢復正常。40多歲時開始老花,80歲那年,不借助放大鏡一個月內在12寸折扇上寫下16000字的微楷唐詩三百首。如今已92歲,依舊天天練蠅頭小字,不用老花鏡能穿針引線做針線活。
他就是杭州市拱墅區真金帛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被稱為“運河書宿”的金玉琪。他把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一一變成了現實的奇人。
練了一輩子書法
連英文都用毛筆寫
年過九旬的金玉琪,上世紀50年代遷居杭州大運河邊的拱宸橋居住,每天在運河畔揮毫書畫是他最愜意的時光。
走進金玉琪位于拱宸橋街道文體中心的真金帛書非遺工作室,一進門,墨香撲面而來。墻上掛著真絲、真金、真跡“三真合一”的“真金帛書”。他告訴錢報記者,這個工作室是街道安排給他的,現在除了自己每天練字,也是癌癥康復協會書法愛好者們的聚會地。
“最近孫女剛給我申請了微信,所以手機里有不少作品照片。”年關剛過,有人通過微信線上傳來作品,請他指點一二;有人收到了他寄去的對聯,同步直播張貼過程。調皮吐舌、開心微笑,金玉琪發消息還會帶上不同的表情。生活中金老也是愛笑之人,爽朗的笑聲時不時飄蕩在工作室里,笑彎了的眉眼,像一對月亮。
從6歲進入私塾學習,金玉琪就與楷書結下了緣。小學時,從顏真卿、王羲之到柳公權,一張張描紅作業給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初中時,鄰里街坊都用上了他寫的書聯、斗方;等到了高中,他不僅用毛筆記筆記,連英文作業都用毛筆完成。工作后,金玉琪安排在了市勞動局秘書室,作記錄,寫報告,也都是毛筆,“這么多年,只要握筆,幾乎都是毛筆。假如你現在給我支鋼筆,我也是用毛筆的姿勢握它,而且寫字速度也不比鋼筆慢。”
患肝癌后練字助康復
書法有“三神”功效
用毛筆寫字,對于金玉琪而言,開始是學習、工作所需,而作為一個健身、養生的途徑,則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
1991年,金玉琪查出已至肝癌中晚期,被醫生告之生命可能只剩3個月。經過一系列治療出院后,金玉琪把練書法作為一種康復手段:病情穩定時,他日日染翰,寒暑不輟;病情波動時,則伺機而做,見縫插筆;哪怕體力不支,他也堅持練練小楷,完成每日目標。
金玉琪表示,練書法能轉移注意力,舒緩病痛折磨,此為“移神”;寫書法時如同彈奏樂章,一曲終了再欣賞作品,心曠神怡,此為“怡神”。
而最重要的還是“礪神”。寫書法時,金玉琪常常電話不接,拒絕會客,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安靜的環境中。很多人長久地寫字伏案后,手臂、腰背總覺得酸痛,這在金玉琪看來,還是磨礪不夠:“最好的狀態,是全身放松又穩定,集中注意,全神貫注。”
練書法有點像做藝術體操。作書時要求頭正、身直、臂開、肩松;執筆時則需指實、掌虛、腕平、肘懸。行云流水的運筆動作,既貫通全身血脈經絡,又鍛煉了各部位的肌肉和神經。長期堅持,體質會明顯好轉。當然,他也建議書畫愛好者每隔一小時起身走動,看看風景,緩解疲勞。
耳不聾眼不花
穿針不用老花鏡
在不少人眼里,92歲的金玉琪就是個奇人。耳不聾、眼不花,不戴眼鏡能看書讀報,能寫娟秀小楷,能自己穿針引線做針線活。“其實我的視力40多歲就開始老花,當時雙眼只能看清報紙上的大標題,現在書報上的小號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真當是‘返老還青’了。”
金玉琪說,自己還在上班的時候,如果包里不放一副老花鏡就糟糕了。只能看清報告上的大標題,想做筆記就不可能了。后來把書法當作愛好專門開練后,慢慢的眼前竟然越來越清晰了。
2007年,省文化廳進行全省民間藝術資源普查, 當時年屆八旬的金玉琪,未借助放大鏡等工具,用蠅頭小楷在一把12寸折扇上寫了300首唐詩,計16000字,字字似蠅頭,墨跡如細絲,在首屆浙江省工藝美術博覽會上獲得杭州市“陽光工藝大舞臺”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一些書法家受視力影響七十歲以后就很少寫小楷了,我至今還能寫小字,而且連老花鏡都不用,這點我對自己挺滿意的。”(楊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