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2-05-23 15:45:05
原標題:《轍環雜錄》:風土人情當以濟南為美
來源:濟南時報
大明湖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攝
趵突泉蚰蜒山 華山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章華 攝
□楊曙明
《轍環雜錄》為《家言隨記》之卷三,成書于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50余年,作者系王賢儀和王鐘霖父子倆。書中的主要內容是由王賢儀撰著,王鐘霖則只是補充完善了些許文字。《轍環雜錄》雖然不是專著濟南,卻也記載了許多濟南的人文風情。
民風樸實,文風斐然
王賢儀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年少時隨先人寄居歷城,遂以此為家,因而對濟南尤為情深誼長。“余所歷之地不多,風土人情當以濟南為美。土沃泉甘,五谷皆宜;俗樸而文,士務功名,以入官府為非;民畏法,不好訟;賦懼催呼,無抗撓者;無甚富貧,婚喪稱家有無,不虛以相耀;祭神祀先惟謹;四時寒暖適中,湖山明秀;饒蓮芡魚蟹,臘韭、霜菘、茭白、蒲筍尤美;市不虛價欺人,食物數十錢得飫飽;雖五方雜處,而家各守規,不相染習;遇事必相助,好義舉,事不平,路人皆可評析之;宦幕多占籍,無傾軋之者。”此段文字雖然不長,卻將濟南的人文風情介紹得相當生動、鮮明、透徹,即便是今日讀來,也讓我們頗感親切和自豪。
明清年間的濟南,除了歷城縣學和濟南府學之外,還有諸多書院。《轍環雜錄》載:“濟南讀書少年,多斐然英俊,有以造就之,成名之易,故科第最盛,固湖山之鐘毓,亦濼源、景賢、濟南三書院之足資觀摩也。”尤其是著名的濼源書院,“為海岱文士蔚萃之地,肄業者多成學,故科第得人極盛,海內論者亦稱山左文章真實名貴。”此外,丁寶楨在郡城外金線泉旁設立的尚志書院,更是與時俱進、學風濃郁,吸引了很多外地學子前來讀書。
貢院乃科舉考場,位于濟南府城內的山東貢院,規模居全國各省之前茅。舊時的貢院內,曾有座“至公堂”,其匾額相傳為嚴嵩所書。道光年間,欽差大臣耆英到山東辦差時,因為厭惡嚴嵩的為人,便親書匾額懸掛與之比較,結果自覺遜于原書,由此可知,嚴嵩雖是奸臣,但其書法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公堂”門前的楹聯為明朝時曾任內閣首輔的楊士奇所撰,內容是:“場列東西,兩道文光直射斗;簾分內外,一毫關節不通風。”楹聯有長有短,短者或五或七字,長者則二三十言,貢院“聚奎堂”前的楹聯就比較長,其全文是:“自生民以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是時,舉爾所知公則說;近圣人之居,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斯為美,取士必得視思明。”此楹聯雖不知是何人所作,細品卻深感乃亙古真理。
三大名勝與“老八景”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為現今的濟南三大名勝,而在昔日三大名勝的身影中,卻是有華山而無千佛山。《轍環雜錄》載:“華不注、大明湖、趵突泉,濟南之三譽也,見王思任《游歷下諸勝記》。”王思任是明崇禎年間的著名文學家,他筆下的華山,“虎齒刺天,肥而銳,似帝青寶碧十分涂塑者。”至于千佛山何因、何時取代華山而躋身三大名勝之列,按照濟南文史專家們的考據,主要原因乃是大明湖通往華山的水路被阻斷,時間大約是在清朝后期。
游記濟南,任誰都繞不開“泉”,《轍環雜錄》同樣是如此。“濟南郡城內外,隨地出泉,古稱‘七十二泉’,今可數者五十余泉,其實不止七十二泉也,而趵突泉為最奇……甘而醇,清而洌,且重而有力,故潛行遠而矗騰高,若水晶三峰欲沖霄漢,而四時若雷吼也。”“南關黑虎泉旁,數泉噴涌;西關五龍潭之潭西精舍,泉噴尤高,雖皆不及趵突淜湃矗激,然砌而治之,皆可做趵突觀也。”“南門外珍珠、瑪瑙兩泉相近,皆砌方池,水深八九尺,爭噴珠璣,至水面作脆玉聲。翠芹碧藻生水底,色鮮可愛,游童躍水作筋斗為嬉。觀者拋池一二錢,旋搖若舞蝶,童隨之倒捉口銜以上。夏日來觀,極快心目。”“西門外杜康泉水,造酒味冠濟南,泉旁酒肆,因此致富。”此外,《轍環雜錄》還附錄有“歷下七十二泉考”及“第一泉記”,將七十二泉的地理位置和相關史料簡明記實。
大明湖風情如畫,今日如此,往昔也是這樣。“歷下明湖諸勝地,皆后世踵修。謂之‘明湖’者,取‘水木明瑟’之意。湖側初有大明寺,故謂之‘大明湖’。運使阿雨窗先生于湖之北修亭榭,謂之‘小滄浪’。湖南岸有鵲華橋,旁有石碣,刻‘大明湖’三字,登州孝廉于書佃書。”“歷下亭在湖心,相傳以木炭填筑其基,杜少陵、李北海觴詠于此。杜詩‘海右此亭古’,則亭建已久。”“北極廟在北門迤西,亦稱‘北極臺’,高三十余級,祀真武,后為梵王宮。前對南山,似不隔城市;下臨明湖,《志》所云‘北渚’也。廟門懸聯‘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鐵公祠祀明中丞鐵公鉉,河南人。乾隆間,又建中丞佛公祠,相鄰,為明湖勝景。嘉慶間,中丞冶亭先生鐵保撰聯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膾炙人口。”“明湖有翡翠,立荷莖窺魚,入水攫而食之,點綴紅白蓮間,極可愛,惟色不及滇南之艷。”
相較于趵突泉和大明湖,《轍環雜錄》中對千佛山雖有涉獵,但著墨不多。“濟南南門外六里為千佛山,松柏層翠,殿宇參差,對城若屏。登山北望,云樹萬家,湖山一覽,秋日賞菊尤佳。山壁及洞,就石鐫大小佛無數,唐開元時作也。”此外,作者對佛慧山也有扼要介紹:“千佛山東,一山最高,建塔為文筆峰,一云‘大佛峰’。就山間刻石作佛頭,耳容牧童,又稱‘大佛頭’。下為開元寺,有泉極甘,交夏始出,噴若趵突,冬每竭。”
濟南素有“老八景”之說,不過這“老八景”被冠以“濟南”,未免顯得有些太大,因為無論是昔日還是今日,濟南所轄地域絕非僅有府城內外或歷城縣,且濟南府城也為歷城縣城,因而冠以“歷城老八景”倒是更為貼切,《轍環雜錄》記載的歷城八景為:趵突騰空、錦屏春曉、鵲華煙雨、明湖泛舟、佛山賞菊、白云雪霽、匯波晚照、歷下秋風。其中,“歷下秋風”亦名“南山倒影”,冬季映像于北極閣前的大明湖水之中。
在歷代文獻中,濟南“老八景”的排序大都是“錦屏春曉”排在首位,“趵突騰空”位居其后,由此我們可知,昔日龍洞、佛峪的景色當是異常秀美的。“昔人云:龍洞以奇勝,佛峪以幽勝,岱岳靈脈所結也。”名垂青史的濟南先賢
張養浩乃濟南先賢,其云莊別墅,不僅有遂閑堂、處士庵、翠陰亭等建筑,而且還置有10塊奇石。這10塊被稱之“十友”的奇石,分別名為:龍、鳳、龜、麟、玉云、掛月、抱云、蒼云、振玉、轔云。張養浩逝去之后,這些奇石逐漸分散各處,其中的“龍”“鳳”“麟”“龜”早先曾分別移至巡撫衙門、布政史司、府學文廟和通樂園(今萬竹園)。
《轍環雜錄》有關張養浩的記載,多與“十友”相關。“所居云莊在郡城西,園林稱勝,大石若樹屏,稱‘十友’。”“藩署頭門內,東西壁嵌石刻‘龍’‘鳳’‘龜’‘麟’,字勁偉,相傳邑人元張文忠公書,皆文忠云莊十友石名,第不知如何分置耳。”“《志》言濟城有四靈石,在泮池上者曰‘蛟龍’,在藩署大堂前者曰‘鳳翥,在撫院署者曰‘龜石’,在通樂園者曰‘麟石’。今三石巋然故處,獨麟石仆于菜畦。”歲月悠悠,寒暑往來,如今的“十友”或不知所蹤,或流落外地(如桓臺新城的王士禛故居處),唯有“龍”石還立在趵突泉公園內。它高約4米、重約8噸,玲瓏剔透,挺拔露骨,筋絡明顯,形似蟠龍,具有太湖石之"皺、瘦、透、漏"的顯著特點。
明代文學史上,曾經有過“前七子”和“后七子”兩個文學團體,濟南人邊貢位列“前七子”之中,而同為濟南人李攀龍則為“后七子”的領軍人物。《轍環雜錄》中,對邊貢(號華泉)的記載是:“明邊華泉尚書藏書最富,建萬卷樓,一夕盡火,公泣曰‘甚于喪我’!今樓址無存矣。”李攀龍號滄溟,他在濟南曾先后建造過3棟白雪樓,《轍環雜錄》對其的記載是:“李滄溟先生白雪樓,在城東鮑山西王舍人莊者,僅余瓦礫;在城中碧霞宮西百花洲上者,亦頹廢已久;惟鄰趵突泉東者,邑人士屢相助修,歲每觴集,以祀先生。樓下設義學,藉為守望,并令先生后人歲時致祭。”如今,趵突泉公園內的這座白雪樓仍矗立在原處,迎門樓內便是這位先賢的坐像。
秋柳園在濟南文人中可謂聲名顯赫,其得名于王士禛的秋柳詩。王士禛因何作秋柳詩,歷來文人多說是他與文友在大明湖畔雅聚時觸景生情而賦,而《轍環雜錄》則給出了另外的原因。“王阮亭先生秋柳園,在學院東。順治丁酉秋日,先生偶見明吳王宮人流落濟南,因賦《秋柳》四首。一時和者遍大江南北,幾為文字之禍。”至于這個原因確實與否,時下無考。
流傳于世的神話傳說
“三山不見顯高官,四門不對出王位”,這是昔日在濟南民間流傳甚久的諺語,《轍環雜錄》中對“三山不見”的相關記載是:“濟南城內三山不顯,多出高官。三山者,歷山在地中,鐵牛山在水內,惟灰山無考,或言濟東道署內土山也。”“歷山在濟南城內東南隅,山在地下,僅露石骨,街名歷山頂。”“鐵牛山在濟南府學池中,水淺露脊,或云鑄器棄汁。”如今,“歷山”已于1976年被埋于濟南冶金局的宿舍樓下;而“鐵牛山”則于2001年10月,在庠門里被挖掘出土后移入府學文廟內;至于原來位于匯泉寺街,被居民砌如墻體的“灰山”,則在大明湖擴建后,被移至百花橋西、灰山亭東北側的水域內。
昔日濟南有許多神話傳說,《轍環雜錄》中有多則記載,讀來很有些意思,故而抄錄三則:“相傳省城內多海眼,王府池、鐵牛山、歷下亭后皆是。王府池深莫測,草若芹藻,鋪水中甚厚。明湖匯半城之水,每大雨,全注于湖,僅北門可泄。歷下亭后水若旋渦者,人云乃地漏,故湖不溢。”“明燕王攻濟南,巡撫鐵公誘王入西門甕城,以鐵板壓之,略急,僅截王馬首,遂攻之益力。西城墻陷,公懸太祖像于陷處,王始退。當時有群僧助戰甚勇,王使人跡之,皆入佛山,見石刻諸佛汗被體。”“人言乾隆初年,省城水滿街巷,官使尋源,自舜皇廟內溢出。官遂涉至池間,見道者仗劍立,握訣作咒,水中有物似黿,已露首,忽驚潛。道者曰:‘是不當死,然不可令為患,’因書符鐫石鎮之。今石斷,以磚石鑲固焉。”歷下美食與南山風情
《轍環雜錄》中,對“歷下四美蔬”頗為推崇,王鐘霖還為之作《歷下四美蔬詠》。歷下四美蔬為:春前新韭,夏浦茭根,秋晚寒菘,冬畦苔菜。“韭”乃韭菜,“茭”乃茭白,“菘”乃大白菜,“苔”乃苔菜。
《轍環雜錄》對南部山區的風情有些描述,尤其是對“柿子”頗為看好。“自大澗溝南行,越數嶺,約二十余里,過仲宮鎮,逾沙河而東,為錦繡川。層嵐對峙,流水繞村,似武陵源。花木成行,鳴禽頗罕見,楓、槲、櫨、梨、銀杏、胡桃,山之高下皆是。入澗,以至此川,柿為最多,九秋樹艷,春花滿枝,若橘柚,蓋碗大者曰‘盒柿’,青摘而火炕之者曰‘脆柿’,烘熟皮薄作蜜吸者曰‘烘柿’,或曰‘雞心’、曰‘牛乳’。山人足柿,富敵多田翁。凡山樹,歲產利厚,呼為‘上苗’。十月酬神演劇,樹出一柿之資,一村可演三日。”
或許是作者喜食柿子的原因,寫到此處他仍是意猶未盡,于是又接著寫道:“柿八分熟,削皮,累壓之,為柿餅。出白霜,曰‘柿霜’。柿性溫而清肺,霜尤利喉舌。山人以柿皮及不堪售者,合谷屑碾作糇,曰‘柿脯’,甘美飽人,若加棗、栗食,可三日不饑,亦救荒佳品也。”
《轍環雜錄》全文不長,也就有40000多字。雖然內容涉及到省內各地和京津河北,但瑣碎的記載,卻較為真實地記述了當時濟南的社會風情。由于書中所述內容多出自于作者的游歷,又有引書為證,因而當是后世研究清代濟南歷史的珍貴史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