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3-18 10:30:03
原標題:健全法律制度,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健全法律制度,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來源:法治日報
□ 蒲曉磊
3月13日,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前,“外賣員從來不碰的外賣有哪些”話題登上互聯網熱搜。這份來自外賣員“反向推薦”的菜單中,列出了黃燜雞、炸雞、麻辣燙、蓋澆飯等十多種食品。就在同一天,針對近日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后廚亂象”,國務院食安辦向山東省食藥安辦、河南省食安辦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兩地核查處置工作實行掛牌督辦。巧合的是,在外賣員從來不碰的外賣清單中,黃燜雞位列榜首。
外賣員的“避雷清單”之所以登上熱搜并被眾多網友認可,是因為他們作為“目擊者”,親眼看見個別店家在臟亂差的環境中加工、使用過期食材等行為,明確地知道這些外表光鮮亮麗的食物背后,有著怎樣的安全隱患。外賣員“避雷清單”中的食品多次出現安全問題,不僅顯示出內部人員及相關知情人的重要性,也暴露出食品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食品背后的臟亂差環境、不衛生食材等問題,消費者日常無法看見,監管部門有時也難以及時發現。
對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共治,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市場監管總局、財政部去年聯合發布《關于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的公告》,鼓勵內部人員及相關知情人對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明確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內部舉報人予以獎勵。對此,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完善獎勵、保密等機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主動參與社會監督,進一步發揮社會共治作用,及時發現和有效控制食品質量安全風險。
當然,發現食品安全問題,不能僅靠外賣員等內部人士和知情人,還需要加強監管和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監管部門必須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切實提高全鏈條監管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食品安全風險。堅持違法嚴懲,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警示和引導經營主體誠信守法經營。
近年來,食品行業發展迅速,新的食品業態、技術不斷涌現,同時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對此,有必要健全相關法律制度,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將修改食品安全法。這一舉措,勢必有利于依法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協同治理能力,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治環境。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對食品安全問題必須“零容忍”。對于食品安全,必須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對于突破食品安全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的經營者,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必須依法予以嚴懲,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