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全面反映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生動實踐,山東廣播電視臺傾力打造了五集紀錄片《大遷建》。真實記錄灘區干部群眾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向世代為害的“黃患”發起挑戰,通過村居遷建、防洪安居以及產業扶貧等一系列治本舉措,徹底改變60萬灘區百姓苦難命運,譜就新時代灘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恢弘史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人類一直致力于追尋人水和諧的完美境界,但不少時候,人與水也構成一對永恒而經典的矛盾:水多則澇,水少則旱。除了飽受洪水之患,黃河兩岸人民一度也因缺水而苦惱。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隨著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需求不斷增長,水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
山東黃河河務局防汛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李娟稱,黃河旱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沿黃不同地區對黃河水資源的無序開發利用。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種矛盾更加突出,斷流頻繁,最為嚴重的是1997年,斷流時間長達226天,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35億元。
1972年到1996年的25年間,黃河有19年出現河干斷流,如何解決黃河水資源的有序開發利用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與調度局副局長可素娟表示,“1998年12月,原國家計委、水利部聯合頒布實施《黃河水量調度管理辦法》,授權黃河水利委員會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這在我國七大流域開了先河。到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自1999年8月12日以來,連續21年沒有斷流。”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黃河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節約集約利用,有效支撐了山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如今,山東用水總量的三分之一來自黃河,年均引用黃河水約67億立方米。全省16個市中,黃河干流水資源輸送至13個市近100個縣(市、區)。
閃電新聞記者 劉皓天 編輯 張潔 報道